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逍遥适所愿,未可咏归欤全文

逍遥适所愿,未可咏归欤

出处:《邃经堂
宋 · 李廌
男子宜读书,读书须五车。
纸腐唇自裂,岂为刳心鱼。
吾子少年时,青云得意初。
英华发清端,赋笔凌相如。
自试文石陛,伫召承明庐。
孝隐二十年,复与志利疏。
轩裳不挂眼,钟鼓悦爰居。
归来邃经堂,志惟与道俱。
架上数万卷,偃仰时卷舒。
使彼夙昔人,微言幸发摅。
春洲生兰苕,寒溪脱红蕖。
逍遥适所愿,未可咏归欤
上方宵旰暇,夜殿诵子虚。

拼音版原文

nánshūshūchē

zhǐchúnlièwèixīn

shǎoniánshíqīngyúnchū

yīnghuáqīngduānlíngxiāng

shìwénshízhùzhàochéngmíng

xiàoyǐnèrshíniánzhìshū

xuānshangguàyǎnzhōngyuèyuán

guīláisuìjīngtángzhìwéidào

jiàshàngshùwànjuànyǎnyǎngshíjuànshū

使shǐrénwēiyánxìngshū

chūnzhōushēnglántiáohántuōhóng

xiāoyáoshìsuǒyuànwèiyǒngguī

shàngfāngxiāogànxiá殿diànsòng

注释

五车:形容读书之多。
刳心鱼:比喻深入理解书中的内容。
青云得意:仕途顺利,意气风发。
赋笔:写文章的笔。
承明庐:古代宫中藏书之处。
孝隐:指隐居以尽孝道。
轩裳:官位和车服,代指权势。
钟鼓:古代贵族生活的象征,此处指宁静的生活。
邃经堂:深宅中的书房。
微言:深奥的言论或见解。
归欤:古文中表示归隐的词。

翻译

男子应该多读书,读书要像车载满五车。
书读多了嘴唇会开裂,哪里是为了剖开心肠捕鱼。
你年轻时才华横溢,仕途顺利刚刚开始。
你的才情如同清泉涌出,文章比肩司马相如。
你在朝廷试笔,期待被召入承明殿任职。
你孝顺隐居了二十年,再次远离名利场。
官位和荣华对你无足轻重,你喜欢的只是钟鼓声中的生活。
回到深宅经堂,你的志向只与道义同行。
书架上堆积数万卷书,你时而翻阅,时而放松。
让那些旧日的人,有幸听到你的深刻见解。
春天的洲渚生长着兰草,寒冷溪流中荷花凋谢。
你自由自在地追求愿望,还未到归隐之时。
皇上深夜也有空闲,会在宫殿中朗诵你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书香门第的文化氛围,诗中主人公在其家中的"邃经堂"里沉浸于阅读之中。开篇即强调男子应当读书,而所需的书籍如同五车之多,足见对知识和学问的渴望与追求。接下来两句用典故来表达学习不仅是外在的积累,更应深入骨髓,达到心领神会的地步。

诗人随后回忆自己年轻时期的风采,如青云般得意洋洋,文思泉涌,甚至能与古代才子相如匹敌。自试文石陛,伫召承明庐,则描绘了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勤奋和对知识的尊崇。

孝隐二十年,复与志利疏,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的执着追求,即便是在隐居的生活中也没有放弃自己对于学问的追求。轩裳不挂眼,钟鼓悦爰居,则写出了主人公对物质享受的超脱和内心的平静。

归来邃经堂,志惟与道俱,显示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以及将自己的志向与大道融为一体。架上数万卷,偃仰时卷舒,则是对主人公学习态度的一种写照,他对书籍的尊重和珍视。

使彼夙昔人,微言幸发摅,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古人之言来启迪后人。春洲生兰苕,寒溪脱红蕖,则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学问的芬芳与成长。逍遥适所愿,未可咏归欤,是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表示满足,并不急于归隐。

最后,上方宵旰暇,夜殿诵子虚,则写出了主人公即便在深夜时分,也依然沉浸于学问之中,对古籍的熟读和背诵。整首诗通过对书房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士人对于学问的执着追求,以及他对知识与文化的尊崇和热爱。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