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明时宁自疑,本无双刖法全文

明时宁自疑,本无双刖法

宋 · 苏颂
天下岂无宝,此宝常旷乏。
浑然肖天质,不与璆璠杂。
万产蓄精粹,百灵常护押。
天王得而兴,人事留岂盍。
问将安所施,邦国凭镇压。
问谁能为售,靡物可酬答。
孰嗟道不行,将以补千衲。
孰忧大厦摧,用以支众庘。
在昔夏及周,相继登天榻。
搜索罄寰瀛,异物悉归狎。
万玉会诸涂,九鼎安于郏。
人神为交欢,海岳在呼欱。
无远不奔趋,无强不折拉。
区区霸者君,犹能救收扱。
譬夫至音奏,所听才鞺鞳。
晋强由一战,齐盛成九合。
小邦愿输币,邻境求盟歃。
至宝既见用,光价日以洽。
岂若秦与赵,争璧相蹂踏。
其下数十代,交攻事矛甲。
用舍亦异道,盛衰势相沓。
得之权纲震,失之基本塌。
吾君系皇统,威棱海隅匝。
大器固神扃,众奇萃缇匣。
山瑰及海灵,尽获诸罗罨。
拣金碛砾中,或不间砂镴。
求珠渊泉底,或见取螷蛤。
珉石尚珍藏,理宁斥圭玾。
其间偶弃遗,诚堪为嗟?。
或是选择殊,非由道路狭。
渊哉二君言,相投予意恰。
谁能借其辩,九重贡君阖。
上以启聪明,次以广开纳。
冀于涓尘中,收拾秘箱笈。
明时宁自疑,本无双刖法

拼音版原文

tiānxiàbǎobǎochángkuàng

húnránxiàotiānzhìqiúfán

wànchǎnjīngcuìbǎilíngcháng

tiānwángérxīngrénshìliú

wènjiāngānsuǒshībāngguópíngzhèn

wènshuínéngwèishòuchóu

shújiēdàoxíngjiāngqiān

shúyōushàcuīyòngzhīzhòng

zàixiàzhōuxiāngdēngtiān

sōusuǒqìnghuányíngguīxiá

wànhuìzhūjiǔdǐngānjiá

rénshénwèijiāohuānhǎiyuèzài

yuǎnbēnqiángzhé

zhějūnyóunéngjiùshōu

zhìyīnzòusuǒtīngcáitāng

jìnqiángyóuzhànshèngchéngjiǔ

xiǎobāngyuànshūlínjìngqiúméngshà

zhìbǎojiànyòngguāngjiàqià

ruòqínzhàozhēngxiāngróu

xiàshùshídàijiāogōngshìmáojiǎ

yòngshèdàoshèngshuāishìxiāng

zhīquángāngzhènshīzhīběn

jūnhuángtǒngwēilénghǎi

shénjiōngzhòngcuìxiá

shānguīhǎilíngjìnhuòzhūluóyǎn

jiǎnjīnzhōnghuòjiānshā

qiúzhūyuānquánhuòjiàn{wài广guǎngshàngbēixiàliǎngchóng}

mínshíshàngzhēncángníngchìguījiǎ

jiānǒuchéngkānwèijiē{zuǒjiǎyòuqiàn}。

huòshìxuǎnshūfēiyóudàoxiá

yuānzāièrjūnyánxiāngtóuqià

shuínéngjièbiànjiǔzhònggòngjūn

shàngcōngmíng广guǎngkāi

juānchénzhōngshōushíxiāng

míngshíníngběnshuāngyuè

注释

宝:珍贵的物品。
璆璠:美玉。
精粹:精华。
护押:保护。
天王:古代对帝王的尊称。
邦国:国家。
镇压:稳定局面。
售:卖出。
酬答:交换。
道不行:大道未能推行。
千衲:形容贫弱。
大厦摧:比喻国家危难。
众庘:众多灾难。
夏及周:指夏朝和周朝。
寰瀛:天下。
异物:奇异的物品。
诸涂:各地。
郏:古代都邑名。
交欢:和睦相处。
呼欱:呼应。
奔趋:奔赴。
折拉:屈服。
霸者君:强大的统治者。
鞺鞳:鼓声。
晋强:晋国的强大。
盟歃:结盟仪式。
光价:光辉和价值。
秦与赵:秦国和赵国。
蹂踏:践踏。
交攻:相互攻击。
权纲:权力和纲纪。
基本:根本。
皇统:皇家的传承。
缇匣:华丽的盒子。
罗罨:网罗、搜集。
砂镴:砂石和锡镴。
螷蛤:水生动物。
圭玾:圭玉。
弃遗:被遗弃的东西。
道路狭:选择标准狭窄。
二君言:两位君王的话。
涓尘:微小的事物。
秘箱笈:隐藏的宝箱。
双刖法:古代的一种酷刑。

翻译

世间难道没有宝贝?但这宝贝常常缺乏。
它浑然天成,不与普通珠宝混杂。
万物精华汇聚其中,众多神灵常守护。
天子得到它就会兴盛,人间事务怎能忽视。
询问如何使用,才能使国家安定。
谁能卖出这宝贝,世间万物都无法交换。
谁叹息大道未行,要用它来补救贫弱。
谁忧虑大厦将倾,用它支撑众多灾患。
夏朝和周朝曾拥有,搜寻遍天下,异宝皆归附。
万宝汇集各路,九鼎安放于都邑。
人神共庆和谐,天地间呼唤共鸣。
无论多远都奔赴,再强也臣服。
小小的霸主也能,挽救危局。
比如至高的音乐,只有鼓瑟才能共鸣。
晋国因一场战役强大,齐国多次联盟壮大。
小国愿意进献财物,邻国寻求结盟。
至宝一旦被用,价值日益增长。
岂如秦赵争夺和氏璧,互相践踏。
此后数代纷争不断,刀枪剑甲交战。
得失之道不同,盛衰之势交替。
得到它则纲纪震动,失去它根基动摇。
我们的君王继承帝位,威严笼罩四海。
大器本应神秘,奇珍汇聚一堂。
山川灵异之物,都被搜罗收藏。
在沙砾中拣选黄金,甚至分辨锡镴。
在深渊寻找珍珠,也可能收获蛤蜊。
即使是宝石,也珍藏完好,不会轻视圭玉。
偶尔被遗漏,实在令人惋惜。
或许是因为选择的标准不同,并非路途狭窄。
两位君王的话深邃,与我心意相投。
谁能借助他们的智慧,将宝贝献给朝廷。
上能启发圣明,下能广纳贤良。
期望在微末之中,发掘出珍贵的宝藏。
在清明的时代,无需自我怀疑,原本就没有双重惩罚的法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创作的一首咏物诗,以宝物为主题,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对珍贵物品的珍视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宝”并非寻常金银财宝,而是象征着稀世之材、治国之宝。诗人强调了这种宝物的重要性,认为它能辅助君王兴邦,支撑大厦,甚至在国家危难之际发挥关键作用。

诗中提到了历史上夏商周三代对这类宝物的搜寻和珍视,以此说明其价值所在。诗人批评了秦赵之争的愚蠢,以及之后数代的纷争,强调了正确使用宝物对于国家兴衰的影响。同时,他也赞赏了丘与权秘校和林成之进士的慧眼识宝,期待他们能将这样的宝物贡献给君主,以开启智慧,广纳贤良。

最后,诗人指出在太平盛世,不应自我怀疑,而应积极发掘和利用这些宝物,以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整首诗语言凝练,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和对人才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