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湘江日东注,客子在岐路全文

湘江日东注,客子在岐路

元末明初 · 蓝智
独行桂林雪,遥望衡山云。
骥子别我去,定过湘江濆。
湘江日东注,客子在岐路
天低洞庭野,日落长沙树。
翩翩北飞雁,杳杳南去舟。
昨朝发陆口,几日出袁州。
千里杉关道,路平到家好。
手持一缄书,为访山中老。
归来蓝涧滨,綵衣照新春。
上堂拜慈母,一一说远人。
远人苦思归,发短日已白。
惟有忧国心,持之比金石。
我无负郭田,种杏溪南山。
清泉足洗耳,瑶草堪怡颜。
我纵未得归,为我谢耆旧。
早晚脱朝簪,云林扫丹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桂林雪中行走,遥望衡山的云雾,心中思念着已经越过湘江的朋友。诗人感叹湘江水东流不息,自己身处旅途岔路口,感受到天低广阔,日落长沙的景象。他想象着北雁南飞和友人的舟行,回忆起昨日从陆口出发,不知何时能抵达袁州。

沿途的千里杉关道虽平坦,但诗人的心思却在山中的老友和家乡。他期待回家后,身穿彩衣拜见母亲,告诉她远方游子的思念与近况。诗人感慨岁月匆匆,友人发白思归,而自己虽然未能归乡,但仍怀有忧国之心,视此如金石般坚定。

他在诗中提到自己没有购置田产,仅在溪南山边种植杏树,享受清泉洗涤心灵,瑶草带来愉悦。即使不能立即归家,也希望友人转达他的问候。最后表达了早日辞官归隐,过上云林生活的愿望,清扫丹臼,过上闲适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友情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