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川会灞涘,白日丽长安
出处:《灞涘望长安》
宋 · 刘攽
去国一回首,凭高因肆观。
清川会灞涘,白日丽长安。
魏阙中天直,南山并海寒。
楼居云缥缈,城象斗阑干。
即事感能赋,有情知永叹。
不劳歌倚瑟,悽怆指邯郸。
清川会灞涘,白日丽长安。
魏阙中天直,南山并海寒。
楼居云缥缈,城象斗阑干。
即事感能赋,有情知永叹。
不劳歌倚瑟,悽怆指邯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国家后,回望长安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首联“去国一回首,凭高因肆观”,开篇点题,诗人站在高处,回望离开的国家,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接着,“清川会灞涘,白日丽长安”两句,通过描绘清流汇聚于灞水之畔,阳光照耀着长安城,营造出一幅壮丽而宁静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长安的怀念。
“魏阙中天直,南山并海寒”进一步描绘了长安城的雄伟景象,魏阙直插云霄,南山连绵至海,虽有寒意,却也彰显了长安的辽阔与庄严。接下来,“楼居云缥缈,城象斗阑干”则以楼阁与天空的云彩相互映衬,城郭与星空的对比,展现出长安的繁华与神秘。
尾联“即事感能赋,有情知永叹”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情境的感怀,即使在赋诗时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忧伤与感叹。最后,“不劳歌倚瑟,悽怆指邯郸”以“不劳歌倚瑟”暗示诗人内心的哀愁无需借助音乐表达,直接指向了心中的悲凉,将情感推向高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安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其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