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此刀,向辽阳,土蛮畏死为君降
出处:《沈叔子解番刀为赠二首》
明 · 徐渭
知君本有吞胡气,太白正高秋不雨。
白蛇五尺自西来,出匣不多飞欲去。
佩此刀,向辽阳,土蛮畏死为君降。
阏氏纵有菱花镜,断却蝤蛴那得妆。
君如佩此向上谷,而翁之死人共哭。
黄酋亦重忠义人,一见郎君悔南牧。
河套云中尽虏庭,君如佩此去从军。
不须血染锋边雪,但见旗褰马上云。
看君眼大额广长,有如日月挂扶桑。
君有宝刀君自佩,解刀赠我不相当。
白蛇五尺自西来,出匣不多飞欲去。
佩此刀,向辽阳,土蛮畏死为君降。
阏氏纵有菱花镜,断却蝤蛴那得妆。
君如佩此向上谷,而翁之死人共哭。
黄酋亦重忠义人,一见郎君悔南牧。
河套云中尽虏庭,君如佩此去从军。
不须血染锋边雪,但见旗褰马上云。
看君眼大额广长,有如日月挂扶桑。
君有宝刀君自佩,解刀赠我不相当。
鉴赏
这首明代徐渭的诗《沈叔子解番刀为赠二首(其二)》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一把神奇的番刀及其象征意义。首句“知君本有吞胡气”暗指主人胸怀壮志,有吞并胡虏的气概。接着,“太白正高秋不雨”借太白星喻刀光如秋夜无雨,明亮锐利。
“白蛇五尺自西来”运用神话色彩,形容刀身如白蛇般威猛,从西方而来。刀未出鞘已显杀气,“出匣不多飞欲去”进一步强化其凌厉气势。接下来,诗人描述刀的威力,指出它能让土蛮畏惧投降,甚至能让敌方主将失去装饰的勇气。
诗中“向上谷”和“河套云中尽虏庭”则表达了对边疆安定的期许,佩戴此刀者能驱逐胡虏,赢得荣誉。最后,诗人赞美主人眼神如日月,英勇无畏,并强调宝刀应由其本人佩戴,赠予他人则是不相称的。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刀的意象,展现了主人的英勇与忠诚,以及对战争胜利的渴望,语言生动,情感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