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应盛名下,未著玉堂中全文

不应盛名下,未著玉堂中

宋 · 杨万里
碧海翻词笔,清霜逼谊风。
不应盛名下,未著玉堂中
剩欲公留此,其如帝望公。
从今摩病眼,看到火城红。

注释

碧海:比喻才华深厚。
翻词笔:展现才华。
清霜:象征清冷的环境或压力。
逼谊风:促使友谊更加坚定。
盛名:极大的名声。
玉堂:古代指朝廷中的重要官署。
剩欲:希望。
公:对对方的尊称。
帝望:皇帝的期望。
摩病眼:形容视力疲劳。
火城红:比喻辉煌的成就。

翻译

碧海般的才华在笔下翻涌,清冷的霜气仿佛催促着友谊的风华。
在如此盛大的名声之下,却没有在朝廷的玉堂中留下显著的功绩。
希望您能长久留在这里,然而天子也在期盼您的归来。
从今往后,我将用疲惫的目光,期待看到您如同火焰般辉煌的成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送王吉州宣子舍人知明州二首(其二)》。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来看,杨万里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本首诗也不例外。

"碧海翻词笔,清霜逼谊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赞美之情。"碧海"象征着广阔无边的文学才华,而"翻词笔"则形容诗人运笔如飞,文思泉涌。"清霜"和"谊风"都是高洁、纯净的意象,暗示了友人的品格和才能。

"不应盛名下,未著玉堂中。" 这两句强调了友人虽然还未得到应有的荣誉,但其才华和德行早已超群脱俗。"盛名"指的是广泛的赞誉和声望,而"玉堂"则象征着高贵的地位,诗人认为朋友不应该仅止步于普通的名声。

"剩欲公留此,其如帝望公。"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挽留之情,以及对于其才能的高度评价。"剩欲"意味着希望留住,而"公留此"则是希望朋友能留在这个地方继续发光发热。"帝望"形容君王般的期望,强调了诗人对于友人未来成就的期待。

"从今摩病眼,看到火城红。" 最后两句则带有一种感伤和对未来的憧憬。"摩病眼"可能是由于长时间凝视或是因为身体不适而揉搓眼睛,表达了诗人在送别时的复杂情绪。而"看到火城红"则是用景物来抒发感情,这里的"火城红"可能象征着朋友未来的事业将会像熊熊烈火一样辉煌。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深切赞美和不舍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友人未来的无限期待。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