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说冰霜如梦寐,鴳闻钟鼓亦惊猜
出处:《题神移仁寿塔》
宋 · 黄庭坚
十二观音无正面,谁令塔户向东开。
定知四梵神通力,曾借六丁风雨推。
蝇说冰霜如梦寐,鴳闻钟鼓亦惊猜。
从今不信维摩诘,断取三千世界来。
定知四梵神通力,曾借六丁风雨推。
蝇说冰霜如梦寐,鴳闻钟鼓亦惊猜。
从今不信维摩诘,断取三千世界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观音:佛教中的菩萨,慈悲救世的形象。塔户:佛塔的门。
神通力:超自然的能力或力量。
六丁:道教中指六位神将。
梦寐:梦境,比喻不真实的感受。
鴳:一种小型鸟类,这里代指麻雀。
维摩诘:佛教人物,智慧深广。
三千世界:佛教中用来形容宇宙的广大。
翻译
观音菩萨没有固定的正面形象,是谁让佛塔的门朝向东边开启?可以肯定有四位梵天神的神力,他们曾借助六丁神将的力量推动风雨变幻。
苍蝇觉得冰霜如同梦境,麻雀听到钟鼓声也感到惊讶。
从此我不再相信维摩诘的教诲,决心独自获取整个三千世界的真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题神移仁寿塔》,主要描绘了仁寿塔的独特景象和神秘力量。首句“十二观音无正面”,暗示塔中观音像的奇特布局,可能没有固定的正面形象,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次句“谁令塔户向东开”则引发读者对塔门开启方向的思考,暗示着某种超越人力的指引或力量。
第三句“定知四梵神通力”,进一步强调塔内可能蕴含的佛法神通,认为是四位梵天神的力量使得塔有神奇的功效。第四句“曾借六丁风雨推”,通过六丁神将协助风雨变幻的传说,强化了塔的超自然力量。
第五句“蝇说冰霜如梦寐”,以苍蝇比喻凡俗之人,即使面对冰霜也无法理解这种超凡的境况,显得塔中的世界与现实相隔遥远。第六句“鴳闻钟鼓亦惊猜”,则是形容即使是听到塔中的钟鼓声,寻常鸟类也会感到惊讶,暗示着塔内世界的庄严与神秘。
最后两句“从今不信维摩诘,断取三千世界来”,表达出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决定不再怀疑佛法的广大无边,甚至有决心要亲自体验并掌握这种力量,言辞中流露出对佛法的敬畏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仁寿塔的神秘氛围和佛法的神通,展现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深入思考和个人修行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