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邑忧劳水旱中,牛刀闲暇似无功
出处:《送高安罗令审礼》
宋 · 苏辙
一邑忧劳水旱中,牛刀闲暇似无功。
政成仍喜新蚕熟,归去还将旧橐空。
清白久闻誇父老,沉埋谁为诉诸公。
谪居长恨交游少,怅望肩舆又欲东。
政成仍喜新蚕熟,归去还将旧橐空。
清白久闻誇父老,沉埋谁为诉诸公。
谪居长恨交游少,怅望肩舆又欲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一邑:整个城镇。忧劳:忧虑劳苦。
牛刀:比喻大材小用。
闲暇:空闲时间。
政成:政事完成。
新蚕熟:新一批蚕丝成熟。
旧橐:旧口袋,此处指财物。
清白:廉洁清正。
誇父老:指当地百姓对我的赞誉。
沉埋:深藏不露,指冤情未明。
谪居:被贬谪居住。
交游少:朋友稀少。
肩舆:轿子。
欲东:想要向东去,暗示回归。
翻译
在一个饱受水旱之苦的城镇中,我忙碌如牛,似乎无所作为。政事虽已办妥,我欣喜新蚕丰收,但离开时囊中空空。
长久以来,我的清廉为人所称赞,但沉冤未雪,向谁申诉呢?
被贬在此,我常遗憾朋友稀少,望着远去的轿子,心中又想往东方(暗示回归故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送高安罗令审礼》。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罗令在地方官任上忙碌于应对水旱灾害的深深忧虑,同时也赞赏他即使在闲暇时也不忘政务,政绩卓著。诗人提到新蚕丰收,预示着百姓生活的改善,但自己即将离去,感到囊中羞涩,暗示了为官清廉。他自谦地表示,虽然百姓称赞他的清白,但在仕途上却遭遇沉沦,无人理解,流露出被贬谪的孤独和对交游稀少的遗憾。最后,诗人望着友人离去的肩舆,心中充满惆怅,表达了对往东任职的无奈与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