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孤磬闻,归僧入云竹
出处:《寒山赵凡夫故居今为法螺诸寺》
清 · 顾宗泰
路与樵人争,深入寒山曲。
缅维小宛堂,曾驻高人躅。
丘壑构天然,秀野远尘俗。
露滴疏花红,烟寒芳草绿。
中藏一径幽,曲似仙源复。
隐君此啸歌,结庐俯苍麓。
岩间閟寒泉,雪花满空谷。
冷光动翠微,疏响激幽瀑。
胜地归禅宫,到今仰薖轴。
夕阳孤磬闻,归僧入云竹。
缅维小宛堂,曾驻高人躅。
丘壑构天然,秀野远尘俗。
露滴疏花红,烟寒芳草绿。
中藏一径幽,曲似仙源复。
隐君此啸歌,结庐俯苍麓。
岩间閟寒泉,雪花满空谷。
冷光动翠微,疏响激幽瀑。
胜地归禅宫,到今仰薖轴。
夕阳孤磬闻,归僧入云竹。
鉴赏
这首清代顾宗泰的《寒山赵凡夫故居今为法螺诸寺》描绘了一幅深山隐居的静谧画面。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引领读者走进一条与樵夫竞行的小径,深入寒山深处,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远离尘世的清幽。他回忆起小宛堂,那是高人曾经驻足的地方,其周围的丘壑仿佛天然雕琢,景色秀丽,远离世俗纷扰。
诗人细致描绘了山中的景象,露珠滴落稀疏花朵,显得格外鲜艳;烟雾缭绕,让芳草更显翠绿。这里的道路隐藏在幽深之中,弯曲如通往仙境,仿佛能让人忘却尘世烦恼。诗人想象着在此居住的隐士,啸歌山林,居所紧邻青翠的山麓。
山岩间藏着清冷的泉水,雪花飘洒,山谷回荡着水声,增添了神秘与静谧。这样的胜境似乎适宜修行,成为禅宫之地,至今仍令人仰慕。日落时分,孤独的磬声回荡,伴随着归来的僧人穿越云竹,整个画面充满了禅意和超然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