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有形骸碍,谁为根本忧
出处:《和王弱翁七首 其三》
宋 · 彭龟年
漏恩馀草木,苛敛察箕头。
犹有形骸碍,谁为根本忧。
犹有形骸碍,谁为根本忧。
注释
漏恩:遗漏了施舍或恩惠。馀草木:剩余的草木生长。
苛敛:过度的征税或剥削。
察箕头:比喻仔细搜刮,如同簸箕筛选。
犹有:仍然有。
形骸:人的身体,这里也可指代社会的基础结构。
碍:阻碍。
根本忧:根本性的忧虑,即对社会根基的担忧。
翻译
遗漏了恩惠,只看到草木的生长严苛的征敛如同簸箕般搜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彭龟年的作品,题目为《和王弱翁七首(其三)》。诗中,诗人以“漏恩馀草木”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百姓在苛政重压下,连草木都似乎感受到了不公的待遇,暗示了社会的艰难和民生的困苦。接下来,“苛敛察箕头”进一步揭示了官府对百姓的严酷搜刮,如同从细微处挑剔敛取,令人感到压抑。
“犹有形骸碍”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们生存状态的忧虑,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人们的肉体还受到束缚,难以逃脱苦难。“谁为根本忧”则直指无人真正关心底层民众,关注国家的根本问题,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对统治者无为而治的批评。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的对比,展现了宋代社会的贫瘠与不公,以及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