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中有高僧,士亦有高士
宋 · 吴芾
僧中有高僧,士亦有高士。
我虽不为高,心粗能知止。
师是个中人,特患不为尔。
何幸我与师,俱是邻家子。
我虽不为高,心粗能知止。
师是个中人,特患不为尔。
何幸我与师,俱是邻家子。
注释
僧:僧侣。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
士:读书人。
高士: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
不为高:不算杰出。
心粗:心性粗犷。
知止:懂得适可而止。
师:师父。
是:就是。
特患:特别担忧。
何幸:何等幸运。
俱:都。
邻家子:像邻居一样的关系。
翻译
寺庙中有高僧,世间也有高尚之士。我虽然不算出众,但内心明白自己的界限。
我的师父就是其中人物,只是担心自己做不到。
多么幸运,我和师父都如同邻居一样亲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属于山水田园诗的一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隐逸情怀。开篇“僧中有高僧,士亦有高士”两句,从侧面烘托出诗人自谦不为高者,但内心却有着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我虽不为高,心粗能知止”表明了诗人虽然不追求高远的理想或者地位,但其内心却有着对生活的满足与止境。接着,“师是个中人,特患不为尔”一句,可解作诗人对于自己的导师或精神导引保持一种平和、中庸的态度,不追求过高的成就。
最后两句“何幸我与师,俱是邻家子”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够拥有这样一位导师,与之同为乡邻而感到庆幸。整首诗通过简洁自然的语言和意象,展现出诗人对于生活境界的一种平常心态,以及对精神上的自足与满足。
这首诗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及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在天然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