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时车马经来路,到日儿童问故乡
出处:《送沈上舍省墓复还靖州》
明 · 史鉴
巴陵南面古沅湘,背岭孤城闭夕阳。
地接五溪蛮洞杂,水通三峡楚云长。
去时车马经来路,到日儿童问故乡。
闻道元方新出战,功成相与沐恩光。
地接五溪蛮洞杂,水通三峡楚云长。
去时车马经来路,到日儿童问故乡。
闻道元方新出战,功成相与沐恩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友人送别沈上舍前往省墓并返回靖州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期待。首联“巴陵南面古沅湘,背岭孤城闭夕阳”以壮阔的背景展开,将送别的地点置于古老的沅湘流域,背靠山岭的孤城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寂寥,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颔联“地接五溪蛮洞杂,水通三峡楚云长”进一步扩展了地理空间,通过“五溪”、“蛮洞”、“三峡”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名词,展现了送别之地的广阔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旅程的遥远与艰难。
颈联“去时车马经来路,到日儿童问故乡”则聚焦于人物的情感体验,通过“去时”的车马与“到日”的儿童之问,细腻地表达了离别与归家之间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未知旅途的担忧,也有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尾联“闻道元方新出战,功成相与沐恩光”则转而关注友人的行踪与未来,提到友人可能参与了新的战役,并将在功成之后共同享受荣耀与恩泽,既是对友人勇敢与智慧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美好前景的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离愁别绪以及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关切,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友情、离别与希望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