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四十三年间,九见褒笔书全文

四十三年间,九见褒笔书

宋末元初 · 方回
木落雨淅沥,灯昏鼠窥觎。
早卧定不寐,鲁经略卷舒。
共姬一妇人,葬与嫁之初。
四十三年间,九见褒笔书
傅母夜阙一,甘就焚如枯。
表此以愧彼,有躯不如无。
西子沼人国,改事遨五湖。
嗟嗟东昏侯,犹不失玉奴。

注释

木落:落叶。
雨淅沥:雨声细密。
灯昏:灯光昏暗。
鼠窥觎:老鼠偷看。
早卧:早早躺下。
定不寐:难以入睡。
鲁经略:儒家经典。
卷舒:随意翻阅。
共姬:共姬,古代女子名。
葬与嫁之初:指女子出嫁或去世。
四十三年间:四十三年。
褒笔书:赞美诗。
傅母:母亲。
夜阙一:遗愿未了结。
焚如枯:化为灰烬。
躯不如无:有身体还不如没有。
西子:西湖的别称。
沼人国:传说中的仙境。
遨五湖:周游江湖。
东昏侯:南朝梁末皇帝。
犹不失:仍然拥有。
玉奴:妃子名。

翻译

秋叶飘零雨声潺,昏黄灯光鼠欲偷。
早早躺下却难眠,儒家经典随意翻。
共姬,一位平凡妇人,初嫁入葬身之地。
四十三年岁月长,九次读到赞美诗。
傅母遗愿未完成,宁愿化为灰烬枯。
以此表达我的愧疚,有躯壳还不如无。
西湖边上的故事,改换身份游五湖。
唉,东昏侯虽败犹荣,仍有玉奴陪伴。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收录在他的《西斋秋感二十首》中。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生活情境的反映,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与思考。

开篇“木落雨淅沥,灯昏鼠窥觎”两句,营造了一种秋末夜深、雨滴声中伴随着昏黄灯光和老鼠活动的声音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

“早卧定不寐,鲁经略卷舒”两句,则透露出诗人难以入睡,心神不安,而不得不翻阅经书来安抚自己的心灵。这里的“鲁经”,很可能指的是儒家經典,这反映了诗人在精神上寻求慰藉和支持。

接着,“共姬一妇人,葬与嫁之初”两句,提到了诗人的家庭生活。诗人与妻子相依为命,但即使是这样亲密的关系,也难免有生离死别之痛苦。这在“葬与嫁之初”中得到了强烈的体现。

“四十三年间,九见褒笔书”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所历经历的回顾。在长达43年的时间里,他九次亲手书写过褒奖赠的文字,这可能是他对于个人功绩的一种肯定。

“傅母夜阙一,甘就焚如枯”两句中,“傅母”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母亲或者尊长之类的人物。这里表达了对逝去亲人深切的怀念和不舍,同时也反映出个人在面对生活变迁时的心态。

“表此以愧彼,有躯不如无”一句,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的自责之情。可能是因为自己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所以感到羞愧,而这种感觉可能来源于内心深处的自我要求。

最后,“西子沼人国,改事遨五湖”两句,则转向了一种地理环境的描述。“西子沼”和“五湖”,都是实指某些具体的地名,这里通过对这些地方的提及,或许在暗示诗人的生活经历或者是心灵上的寻觅。

全诗以其丰富的情感内涵、生动的意象描绘,以及深刻的人生思考,展示了诗人在面对个人生活和时代变迁时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