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欲识神明守,未忍扬帆入杳冥
出处:《舟经晋康奉访州使君有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大小湘流绕讼庭,使君日对数峰青。
西将锦石为天柱,北倚香山作玉屏。
白鹿春行蒲媪地,嘉鱼冬脍大中亭。
舟过欲识神明守,未忍扬帆入杳冥。
西将锦石为天柱,北倚香山作玉屏。
白鹿春行蒲媪地,嘉鱼冬脍大中亭。
舟过欲识神明守,未忍扬帆入杳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色与人文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地方官员勤政爱民的颂扬。
首联“大小湘流绕讼庭,使君日对数峰青”以湘江的蜿蜒流淌和四周青山环绕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阔的氛围,使君(州长)每日面对如此美景,既体现了自然环境的优美,也暗示了官府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颔联“西将锦石为天柱,北倚香山作玉屏”进一步描绘了山石之美,将山石比作天柱和玉屏,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石的雄伟与细腻,同时也暗含着对地方治理者能够像这些山石一样稳固、高洁的期望。
颈联“白鹿春行蒲媪地,嘉鱼冬脍大中亭”则通过具体的自然现象和地方特色,如春天白鹿在蒲草丛中漫步,冬天大中亭里品尝美味的鱼肴,展现了地方的风土人情和物产丰富,表达了对当地人民生活富足、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赞美。
尾联“舟过欲识神明守,未忍扬帆入杳冥”则是诗人的感慨与期待,他希望在经过此地时能遇到一位如神明般公正贤明的州长,同时又不忍心离开,表达了对美好景致和理想政治的向往与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对地方官员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