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条未尝损,根蕟不曾移
出处:《蔷薇花一丛独死不知其故因有是篇》
唐 · 白居易
柯条未尝损,根蕟不曾移。
同类今齐茂,孤芳忽独萎。
仍怜委地日,正是带花时。
碎碧初凋叶,燋红尚恋枝。
乾坤无厚薄,草木自荣衰。
欲问因何事,春风亦不知。
同类今齐茂,孤芳忽独萎。
仍怜委地日,正是带花时。
碎碧初凋叶,燋红尚恋枝。
乾坤无厚薄,草木自荣衰。
欲问因何事,春风亦不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柯条:指树木的枝干。未尝:未曾, 没有。
损:损害。
根蕟:指树根。
不曾:未曾, 没有。
移:移动。
同类:同样的树木。
齐茂:一起繁茂。
孤芳:孤独的花朵。
忽独萎:突然独自凋谢。
仍怜:仍然怀念。
委地:倒在地上。
带花时:花开的季节。
碎碧:形容落叶破碎的绿色。
初凋叶:刚开始凋落的叶子。
燋红:形容花朵焦红的颜色。
尚恋枝:还恋恋不舍地留在枝头。
乾坤:天地。
无厚薄:没有偏爱或歧视。
草木:植物。
自荣衰:自然有兴盛和衰败的过程。
欲问因何事:想要询问是什么原因。
春风:象征生机和温暖的春风。
亦不知:也不知道。
翻译
树枝未曾受到损伤,树根也未曾移动。如今同类都繁茂生长,只有我独自凋零。
仍然怀念倒下的那一天,正是花开的时节。
绿叶开始凋零,焦红的花朵还依恋着枝头。
天地之间没有偏爱,草木自然有兴衰。
想询问是什么原因,就连春风也不清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独凋零的蔷薇花的景象,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盛衰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意境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蔷薇花生长状态的观察,二是对其凋零原因的追问。
首先,“柯条未尝损,根蕟不曾移”两句表明这丛蔷薇原本应与其他同类植物共同茁壮成长,但它却独自凋零。接着“同类今齐茂,孤芳忽独萎”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对比,同种的植物现在都很繁盛,只有这一枝独自凋谢。
然后,“仍怜委地日,正是带花时”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丛蔷薇凋零的怜悯,它在应该绽放的时候却已经萎靡。紧接着“碎碧初凋叶,燋红尚恋枝”生动地描绘了蔷薇花凋零时的景象,小片的绿叶刚开始凋谢,而那些残留的红色花瓣还紧贴在枝头。
再下来,“乾坤无厚薄,草木自荣衰”则是对自然界生命循环的一种哲学思考,天地不偏不倚,万物生长与凋零皆有其自然规律。最后,“欲问因何事,春风亦不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现象的困惑和无奈,就连春风也无法解答它凋零的原因。
整首诗通过对蔷薇花独自凋零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自然无常的深切感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奥秘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