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不念百年,奄忽归丘墟
出处:《杂咏十首酬汪镇卿 其六》
宋 · 林景熙
青莲不堕劫,金鼎能回枯。
吾道寄流水,此外何所须。
岂不念百年,奄忽归丘墟。
生死同昼夜,逆天讵敢居。
异端纷溺人,微此吾其鱼。
吾道寄流水,此外何所须。
岂不念百年,奄忽归丘墟。
生死同昼夜,逆天讵敢居。
异端纷溺人,微此吾其鱼。
注释
青莲:比喻超脱世俗的高洁品质。劫:灾难或困境。
金鼎:象征着生机和转化。
回枯:使枯木复苏。
吾道:指个人的信仰或追求。
流水:象征着持续不断、无尽的生命力。
百年:指漫长的人生。
丘墟:废墟,形容生命的终结。
逆天:违背自然法则或命运。
讵敢:怎么敢。
异端:非正统的思想或信仰。
纷溺:纷乱而使人沉沦。
微:如果没有。
吾其鱼:我将如同失去水的鱼。
翻译
青莲不受世间苦难侵袭,金鼎能令枯木逢春。我的道路寄托于流水,除此之外别无他求。
难道我不怀念长久岁月,但生命转瞬即逝归于尘土。
生与死如同日夜交替,违逆天命我怎敢停留。
异端邪说如洪水淹没世人,没有这流水般的真理,我将如鱼失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杂咏十首酬汪镇卿(其六)》。诗人以青莲和金鼎为象征,表达对道义的坚守和个人信念的执着。"青莲不堕劫"寓意纯洁如莲花的心志不会受世间苦难所侵,"金鼎能回枯"则象征着道法无边,能够扭转困境。诗人将自己的人生之道寄托于流水,表明他崇尚自然,认为除此之外无需过多追求。
"岂不念百年,奄忽归丘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短暂和死亡的必然性的深刻认识,但他并不畏惧,反而将生死看作日夜交替般自然。"逆天讵敢居"进一步强调他遵循天道,不逆反自然规律。最后两句"异端纷溺人,微此吾其鱼",则是批评那些被歪门邪说迷惑的人,暗示自己坚守正道的决心,如同微小的鱼儿在浊流中保持清醒,不随波逐流。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生命、道义和真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坚守自我立场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