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对芳尊、万种温存,只有花知全文

对芳尊、万种温存,只有花知

出处:《高阳台五首
清 · 李慈铭
蜀锦桃绯,湘罗柳碧,紫丁香动参差。
消几番寒,东风展尽芳菲。
寻春只盼清明到,到清明、能再多时。
算句留、自擘蛮笺,自熨新词。
天涯总少流莺信,但鸦啼鹊噪,略解相思。
况是雕梁,难容燕子栖迟。
东栏倚尽斜阳影,有谁怜、鬓已成丝。
对芳尊、万种温存,只有花知

鉴赏

这首《高阳台五首(其五)》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开篇“蜀锦桃绯,湘罗柳碧,紫丁香动参差”,以绚烂的色彩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桃花如锦,柳色如罗,紫丁香随风摇曳,展现出春天的繁华与生机。接着,“消几番寒,东风展尽芳菲”一句,巧妙地将季节的更替与自然界的复苏联系起来,春风拂过,万物复苏,芳菲满园。

“寻春只盼清明到,到清明、能再多时”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珍惜,清明时节的到来,意味着春天的美好时光还能延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憧憬。

“天涯总少流莺信,但鸦啼鹊噪,略解相思”则转而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相思之情。在辽阔的天地间,似乎只有乌鸦和喜鹊的啼鸣声,它们或许能稍稍缓解诗人的相思之苦,但这种安慰显得微不足道。

“况是雕梁,难容燕子栖迟”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雕梁画栋虽美,却难以留住燕子的停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与寂寞。

“东栏倚尽斜阳影,有谁怜、鬓已成丝”描绘了诗人独自倚靠在东栏边,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白发苍苍,无人怜惜的凄凉情景,表达了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最后,“对芳尊、万种温存,只有花知”以花为喻,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只有花朵似乎能感受到他的温存与情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孤独与相思之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