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乡闾拭目看盛事,集英三唱人姓陈全文

乡闾拭目看盛事,集英三唱人姓陈

宋 · 刘名世
城头学宫高巍巍,中有方井号墨池。
穷冬不竭春不溢,往往石眼通江湄。
故老相传右军宅,涤砚濡毫向池侧。
兰亭绝笔迹成尘,此间池水犹能黑。
绍兴之年值丙寅,一夕郁郁浮乌云。
乡闾拭目看盛事,集英三唱人姓陈
又闻淳熙改元岁,隔春预作文章瑞。
甲科夺得汉庭魁,贤关解褐冠多士。
九岁奇童面圣颜,阖郡十人俱赐第。
近来复作烟雾飞,盈盈玉斗磨歙丝。
忽焉阴霾黯苍汉,模糊顷刻风披披。
巧如奇花开异草,天女织出绞绡衣。
须臾变态千万状,妙手点染水墨奇。
此事颇亦涉神怪,疑有鬼物来游嬉。
不然下垫千年龟,图书之祥将发挥。
吾乡文物盛洙泗,执经问道肩相随。
残膏剩馥大沾溉,诸生借润今其时。
文昌终有应图契,韩门高第皆可为。
先令地脉进佳贶,主张在公非义之。

拼音版原文

chéngtóuxuégōnggāowēiwēizhōngyǒufāngjǐnghàochí

qióngdōngjiéchūnwǎngwǎngshíyǎntōngjiāngméi

lǎoxiāngchuányòujūnzháiyànháoxiàngchí

lántíngjuéchéngchénjiānchíshuǐyóunénghēi

shàoxīngzhīniánzhíbǐngyínyún

xiāngshìkànshèngshìyīngsānchàngrénxìngchén

yòuwéngǎiyuánsuìchūnzuòwénzhāngruì

jiǎduóhàntíngkuíxiánguānjiěguānduōshì

jiǔsuìtóngmiànshèngyánjùnshírén

jìnláizuòyānfēiyíngyíngdòu

yānyīnmáiàncānghànqǐngfēng

qiǎohuākāicǎotiānzhīchūjiǎoxiāo

biàntàiqiānwànzhuàngmiàoshǒudiǎnrǎnshuǐ

shìshèshénguàiyǒuguǐláiyóu

ránxiàdiànqiānniánguīshūzhīxiángjiānghuī

xiāngwénshèngzhūzhíjīngwèndàojiānxiāngsuí

cángāoshèngzhāngàizhūshēngjièrùnjīnshí

wénchāngzhōngyǒuyìnghánméngāojiēwèi

注释

学宫:古代学校。
墨池:古代文人习字的地方,以墨水命名。
右军:王羲之的别称。
兰亭:著名的书法圣地。
丙寅: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
集英:古代选拔人才的活动。
淳熙:南宋皇帝赵惇的年号。
甲科:科举考试的第一等。
解褐:脱去平民衣服,指做官。
圣颜:皇帝的面容。
烟雾飞:形容墨水的烟气升腾。
歙丝:歙砚的丝纹,代指墨水。
阴霾:阴沉的云层。
文昌:星宿名,与文运有关。
韩门:指韩愈的学术门派。
佳贶:美好的赠予。
义之:指公正的行为或原则。

翻译

城头古老的学府高高耸立,中央有个名叫墨池的方形水井。
寒冬不干涸,春来不满溢,石缝间常有江水相通。
传说那是王羲之的旧居,他常在此洗笔蘸墨。
兰亭书法的遗迹已化为尘土,但这里的墨池水依然黑如墨。
丙寅年在绍兴,一夜乌云密布。
乡亲们期待着盛大的事件,陈姓人士三次吟唱集英。
淳熙年间,有人预言文章将带来吉祥。
他高中甲科,成为朝廷魁首,贤良的官员开始崭露头角。
九岁的天才儿童面见皇帝,全郡十人一同获得科举功名。
最近墨池又飘起烟雾,如玉斗磨砺歙砚的丝纹。
忽然阴霾笼罩天空,片刻后风起云散。
变化万千的景象如同奇妙的花朵和异草,仿佛天女编织的细薄丝绸。
瞬间变幻出千万种形态,高手以水墨描绘出神奇画面。
这似乎涉及神鬼之事,疑有灵物在此游玩。
否则可能是千年乌龟垫底,预示着图书的吉祥。
我们家乡的文化繁荣如洙泗,学子们手持经书,互相请教。
前辈们的智慧余晖普照,学生们此刻正受益匪浅。
文昌星最终会应验预言,韩门高才都可能成就非凡。
首先,这片土地的灵气带来了佳兆,关键在于公正无私的推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学宫的庄严与宁静,学宫中的方井被称为“墨池”,显示出这里曾经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通过对“右军宅”和“兰亭绝笔迹成尘”的描述,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厚重。诗中还提到了绍兴年间丙寅年的某个夜晚,郁郁的乌云笼罩着天空,但乡里却在庆祝盛事,而“集英三唱人姓陈”则是对当时文人的赞颂。

淳熙改元之岁,预作文章以示吉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视和期待。接着,“甲科夺得汉庭魁”显示了诗人或某位学子在科举考试中的出色表现,而“贤关解褐冠多士”则描绘了一群才子俊彦的风采。

九岁奇童面圣颜,可能是在赞美一位神童,而“阖郡十人俱赐第”则是对这位神童或其他学子的荣誉的肯定。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如烟雾飞扬、阴霾变幻,以及巧妙地将花草比作奇异之物,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

“此事颇亦涉神怪”一句带有一丝神秘感,似乎在暗示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或现象。而“疑有鬼物来游嬉”则是对这种感觉的一种猜测。紧接着,“不然下垫千年龟,图书之祥将发挥”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于古老智慧和文化传承的期待。

最后几句通过描述家乡的文人荟萃,以及他们对经典的探讨和道德的追求,展示了诗人对于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珍视。全诗语言华丽,意象丰富,充满了对文学、历史和自然美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