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功助灌溉,其害谢冲激
孙登鸾凤啸,阮藉鸱鸢嚇。
风雨飒中天,百兽为之匿。
临眺动群疑,虚名若浪得。
而我不谓然,阐微贵摭实。
此山空其中,上土下则石。
万窍搜天根,一绵贯地脉。
灵气萦绕之,源源通不塞。
运济卫河流,滥觞罅缝坼。
其功助灌溉,其害谢冲激。
倒浸玻璃屏,山固兼水德。
嗒然不自明,悃逼道用默。
受侮于目论,甄藻赖宝识。
朗朗见山心,白云澹夷怿。
清辉良复佳,试泊张融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苏门山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比苏门山与孙登、阮籍等历史人物的象征意义,以及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特见解。
首句“苏门山庳隘,濯濯无颜色”描绘了苏门山的低矮和荒凉景象,暗示着山的平凡与寂寞。接着,“孙登鸾凤啸,阮藉鸱鸢嚇”运用典故,将苏门山与两位历史人物相联系,孙登象征着高洁与自由,阮籍则代表了放纵与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山虽平凡,却蕴含着不同的情感与象征。
“风雨飒中天,百兽为之匿”描述了山中风雨交加的景象,百兽隐匿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山的寂静与神秘。接下来,“临眺动群疑,虚名若浪得”表达了作者在山中眺望时的思考,对名声虚幻的感慨,反映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反思。
“而我不谓然,阐微贵摭实”表明了作者对于名声与实际价值的重视,认为深入探索事物的本质比追求表面的名誉更为重要。接着,“此山空其中,上土下则石”描绘了山体的构造,强调了山的内在空灵与坚固,象征着内在精神的丰富与坚定。
“万窍搜天根,一绵贯地脉”描绘了山中自然现象的奇妙,山洞与地脉的连接,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灵气萦绕之,源源通不塞”表达了山中灵气的流动与循环,暗示着生命的活力与延续。
“运济卫河流,滥觞罅缝坼”描述了山对河流的滋养作用,以及山石裂缝对水流的影响,体现了自然界的相互依存与影响。“其功助灌溉,其害谢冲激”强调了山在自然循环中的积极作用与潜在的破坏力。
“倒浸玻璃屏,山固兼水德”描绘了山与水的交融景象,山体仿佛倒映在清澈的水中,展现出山的水性之美。“嗒然不自明,悃逼道用默”表达了作者对山的敬畏与沉默,认为山的智慧难以言表。
“受侮于目论,甄藻赖宝识”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眼光的批判,认为真正的价值需要通过智慧的眼睛去甄别。“朗朗见山心,白云澹夷怿”表达了作者对山的内心世界的洞察,以及对宁静与淡泊的向往。
最后,“清辉良复佳,试泊张融宅”以山的清辉作为结尾,邀请读者一同欣赏山的美丽,寄寓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苏门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