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三年替去不须臾,聊与斯民为父母全文

三年替去不须臾,聊与斯民为父母

出处:《河间令尹
宋 · 赵鼎臣
东家载豆如山岳,西舍割禾无处著。
父老欢呼南陌头,打鼓吹箫相燕乐。
今年不复似常年,㪷米都无百十钱。
新来长官政及我,夜无吠犬人得眠。
公家力役会不免,常苦里胥相扰乱。
里胥不出今几时,我自输官不须叹。
秋风袅袅乐无涯,枣有实兮菊有花。
闻道长官作生日,相呼父老来排衙。
排衙奉上一杯酒,再拜长官千万寿。
三年替去不须臾,聊与斯民为父母

鉴赏

这首宋朝赵鼎臣所作的《河间令尹》,描绘了地方官员治理下的社会生活景象,既有对百姓生活的细腻描绘,也有对官员形象的正面刻画。

首句“东家载豆如山岳,西舍割禾无处著”,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丰收之景,豆子堆积如山,稻谷满地皆是,生动地描绘出农事繁忙、粮食丰足的场景。接着,“父老欢呼南陌头,打鼓吹箫相燕乐”两句,通过父老乡亲的欢声笑语和音乐活动,进一步渲染了丰收后的喜悦气氛。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隐忧:“今年不复似常年,㪷米都无百十钱。”这表明尽管今年丰收,但百姓的生活并未因此而富足,可能是因为物价上涨或其他原因导致粮食价格高昂,使得百姓难以负担。

“新来长官政及我,夜无吠犬人得眠”两句,赞扬了新来的官员能够体恤民情,使得夜晚宁静,人们得以安睡,体现了官员治理下的社会和谐。

“公家力役会不免,常苦里胥相扰乱”两句则揭示了旧有的地方官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即频繁的赋税征发和不必要的劳役,给百姓带来了困扰和痛苦。

“里胥不出今几时,我自输官不须叹”两句表达了在新官治理下,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善,百姓不必再为赋税征发而担忧。

最后,“秋风袅袅乐无涯,枣有实兮菊有花”两句描绘了秋天的美好景象,象征着和平与丰收。“闻道长官作生日,相呼父老来排衙”表现了百姓对官员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他们自发前来庆祝官员的生日,并表达祝福。

“排衙奉上一杯酒,再拜长官千万寿”两句写出了百姓对官员的敬意,通过献酒和祝寿的形式,表达对官员的尊重和祝愿。

“三年替去不须臾,聊与斯民为父母”则是对官员任期短暂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官员愿意为百姓服务,如同父母般关心百姓福祉的心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丰收的景象、百姓的生活状态、官员的形象以及社会的和谐氛围,展现了宋代社会的一个侧面,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挑战,也体现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