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似相随林下住,共将烂醉为生涯
忆昨君来花未放,却言花放定相过。
亦欲花间同一醉,肯教垂老负阳和。
东风始动花始蕊,君已翩然到我家。
意君为花必少驻,那知事复成参差。
眼底垂丝先弄影,一时浮艳亦堪誇。
岂若神仙真态度,红妆翠袖肩相摩。
踌躇花下不忍别,回头彼此奈愁何。
匆匆直向剡溪去,急为饥民救札瘥。
万人既欲全性命,赏心乐事自应那。
待得明春来修好,因循又恐成蹉跎。
世间万事无不尔,不用逢春苦叹嗟。
如君年年走尘俗,深疑天不付芳华。
何似相随林下住,共将烂醉为生涯。
不但有花供笑语,还应有句助吟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赊:长久、悠长。垂老:老年、衰老。
翩然:轻盈地、潇洒地。
参差:错落、变化无常。
尘俗:世俗、人间烟火。
芳华:青春、美好的时光。
烂醉:大醉、沉迷。
翻译
我居住在湖光山色中,岁月悠长,每年都在海棠花下醉饮。想起去年你来时,花还未开,你说花开时一定会来看我。
我也想与你在花丛中一同畅饮,怎忍心让衰老辜负这温暖的阳光。
春风初起,花朵开始含苞,你就翩然而至我家。
本以为你会为花稍作停留,谁知事情却变得错综复杂。
眼见花瓣在风中摇曳生姿,一时的繁华也值得夸赞。
哪比得上神仙般的闲适姿态,红衣绿袖轻触肩头。
在花下犹豫不舍分别,回头望去,我们都满怀愁绪。
你匆匆忙忙直奔剡溪,急于拯救饥饿的百姓。
万人渴望保全生命,欣赏美景的乐趣自然就少了。
等待明春的到来,修复旧日友情,却又担心再次错过。
世事无常,皆如此般,不必为春天的到来而叹息。
像你每年奔波于世俗,我怀疑上天并未赋予你青春。
不如一起隐居山林,醉生梦死才是生活的真谛。
这里不仅有花供我们欢笑,还有诗句助我们吟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开篇“我住湖山岁月赊,年年长醉海棠花”便设定了一个悠闲自得、与大自然亲密相处的场景。海棠花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美景的象征,也成了诗人精神状态的寄托。
“忆昨君来花未放,却言花放定相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以及与友人的情谊。这里的“花”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花朵,也可能是指人间的美好时光。
“亦欲花间同一醉,肯教垂老负阳和。”诗人希望能够与朋友一起在花的陪伴下享受生命,如同醉酒一般的快乐。这种愿望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东风始动花始蕊,君已翩然到我家。”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新的生机,朋友的到访则让这份喜悦更加完整。
“意君为花必少驻,那知事复成参差。”诗人明白美好的时光不会长久,但愿意珍惜每一个与朋友相处的瞬间。
接下来的几句“眼底垂丝先弄影,一时浮艳亦堪誇。岂若神仙真态度,红妆翠袖肩相摩。”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似乎在赞美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种境界中的人物仿佛拥有了不受世俗羁绊的自由和美丽。
“踌躇花下不忍别,回头彼此奈愁何。”这几句流露出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匆匆直向剡溪去,急为饥民救札瘥。”诗人突然转换了语气,表达了一种急切和紧迫感。这里似乎指的是某种社会责任或者行动的必要性,这与前文的闲适氛围形成对比。
“万人既欲全性命,赏心乐事自应那。”这两句则回归到一种普遍的人类愿望,即追求生存和快乐,但这种愿望似乎又被诗人的个人情怀所打断。
最后几句“待得明春来修好, 因循又恐成蹉跎。世间万事无不尔,不用逢春苦叹嗟。”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同时也承认了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
整首诗在描绘闲适与追求之间的矛盾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与放任的人生态度。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自我安慰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