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与云山争隐见,天连波浪若低昂
出处:《鹿耳门汛即事》
清 · 六十七
乘风才命驾轻航,回首荒城已渺茫。
日与云山争隐见,天连波浪若低昂。
巡行鹿耳新防汛,指点鲲身旧战场。
谁道疆隅惟恃险,熙朝盛德足金汤。
日与云山争隐见,天连波浪若低昂。
巡行鹿耳新防汛,指点鲲身旧战场。
谁道疆隅惟恃险,熙朝盛德足金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鹿耳门汛地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氛围。首句“乘风才命驾轻航”以动态的视角切入,仿佛诗人驾驭轻舟,在风中疾驰,展现出一种自由与豪迈。接着,“回首荒城已渺茫”则通过对比手法,将眼前的壮阔与过去的荒凉形成鲜明反差,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变迁。
“日与云山争隐见,天连波浪若低昂”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日月与云山似乎在争夺着天空的舞台,波浪则像是在天空与大地之间起伏,生动地展现了鹿耳门汛地的壮美与动态。
“巡行鹿耳新防汛,指点鲲身旧战场”则转向对地方治理与历史的回顾,新旧防汛措施的交替,以及对过去战场的指认,既体现了对现实的关注,也蕴含着对历史的尊重与反思。
最后,“谁道疆隅惟恃险,熙朝盛德足金汤”表达了对鹿耳门汛地安全与繁荣的肯定,指出这里的稳固不仅依赖于地理的险峻,更得益于朝廷的恩泽与治理,形象地比喻为足以抵御外患的坚固堡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鹿耳门汛地的独特魅力与历史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定与繁荣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