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世清风谁一面,青山啼鸟自相闻
出处:《次韵四明孙常州》
宋 · 陈著
忽忽光阴日隙尘,回头十载两襟分。
听经偶枉真人驾,过首犹怀处士坟。
危世清风谁一面,青山啼鸟自相闻。
慇勤寄到新诗卷,奇字终须问子云。
听经偶枉真人驾,过首犹怀处士坟。
危世清风谁一面,青山啼鸟自相闻。
慇勤寄到新诗卷,奇字终须问子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忽忽:形容时间匆匆。光阴:时间。
日隙尘:日影中的尘埃,比喻时光流逝。
两襟分:各自东西,分离。
听经:听诵佛经。
处士坟:隐士的墓地。
危世:动荡不安的时代。
清风:象征高洁的品格或理想。
谁一面:何处能遇见。
青山:代指自然或远方。
啼鸟:鸣叫的鸟儿。
自相闻:相互为伴。
新诗卷:新创作的诗集。
奇字:罕见或奇特的字句。
子云:这里指子云先生,可能是对某位文学或知识渊博者的敬称。
翻译
时光匆匆如隙中尘埃,回首十年已各东西。偶尔听经时,真人的车驾意外来访,路过之处仍怀念隐士的墓地。
在动荡的时代,哪里还能找到清风明月?只有青山鸟语相互陪伴。
殷切地寄来新的诗卷,那些奇特的字句,还得请教您子云先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次韵四明孙常州》,通过对时光匆匆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学问的追求。首句“忽忽光阴日隙尘”描绘了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生活中的琐事如同尘埃般短暂。次句“回头十载两襟分”则暗示了诗人与孙常州之间十年的友情,如今分离,令人感慨。
“听经偶枉真人驾”写的是孙常州可能曾因听经而偶遇高人,暗示其对学术的虔诚和对知识的尊重。“过首犹怀处士坟”则表达了诗人对孙常州的深深怀念,即使过了这么久,仍记得他生前的清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危世清风谁一面”感叹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能遇到像孙常州那样清正的人已经不易,表达了对孙常州人格的赞美。“青山啼鸟自相闻”以自然景色衬托出孙常州的遗世独立,仿佛他的精神仍在青山绿水间回响。
最后两句“慇勤寄到新诗卷,奇字终须问子云”,诗人期待孙常州的新作,鼓励他在学术上继续探索,如果有不解之处,可以向汉代学者扬雄(字子云)请教,寓意对学问的深入研究和传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既是对友情的追忆,也是对学术精神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