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疑此中好,君问定如何
出处:《送沈秀才之闽中》
唐 · 皎然
越客不成歌,春风起渌波。
岭重寒不到,海近瘴偏多。
野戍桄榔发,人家翡翠过。
翻疑此中好,君问定如何。
岭重寒不到,海近瘴偏多。
野戍桄榔发,人家翡翠过。
翻疑此中好,君问定如何。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越客:远方的客人。不成歌:无法欢唱,比喻心情不佳或环境不允许。
春风:温暖的春天之风。
渌波:清澈碧绿的水波。
岭重:重叠的山岭。
寒不到:寒气难以到达。
海近:靠近海边。
瘴偏多:瘴气特别多,古代指南方湿热地区易生的有害气体。
野戍:荒野中的哨所或边防驻地。
桄榔:一种热带植物,高大乔木,这里形容热带风光。
发:生长茂盛。
人家:居民住家,这里泛指村落。
翻疑:反而怀疑,开始觉得。
此中好:这里其实很好。
君问:你的询问。
定如何:到底怎么样,表示不确定的回答。
翻译
远方的客人无法欢唱,春风拂过掀起绿色的波浪。重叠的山岭寒气难至,靠近海边的地方瘴气偏偏多。
荒野的哨所旁桄榔树生长茂盛,村寨之间翡翠鸟飞掠而过。
我反而怀疑这里其实挺好,但如果你问起,到底怎么样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越地游子在春风吹拂下无法成歌,心中的渌波(即忧思或激情)随之而起。诗人通过“岭重寒不到,海近瘴偏多”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旅途中所遭遇的艰辛。"野戍桄榔发,人家翡翠过"则是对自然景观与人文生活的一种描绘,通过对比突出了边地的荒凉与内地的繁华。
最后两句“翻疑此中好,君问定如何”表达了诗人对所到之处是否值得留恋的疑惑,以及对于朋友询问时,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迷茫。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旅途生活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矛盾与困惑,是一首充满哲理且情感丰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