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吟到菊花须再会,落霞孤鹜已秋飞全文

吟到菊花须再会,落霞孤鹜已秋飞

出处:《次韵亨中见寄
宋 · 韩淲
团源深处有幽期,谁见壶林杜德机。
曳履信知贫不病,采薇空论怨还非。
前时解榻临风处,半夜呼杯踏月归。
吟到菊花须再会,落霞孤鹜已秋飞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名为《次韵亨中见寄》。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的生活与心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首联“团源深处有幽期,谁见壶林杜德机”,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深远的意境。团源,指的是水流汇聚之处,象征着隐居之地的清幽与神秘。壶林,可能是指隐士居住的山林,杜德机则可能是隐喻或指代某种隐秘的智慧或行为,暗示着诗中人物虽隐于山林,却有着超凡脱俗的智慧和追求。

颔联“曳履信知贫不病,采薇空论怨还非”,进一步揭示了隐士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曳履,表示行走的姿态,这里用来形容隐士的悠闲自在;“贫不病”则表达了即使物质生活简朴,但心灵的富足和精神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幸福。“采薇”出自《诗经》,常用来比喻隐居生活,此处“空论怨”则是说,即便谈论怨恨,也与隐士的内心世界不符,突显其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颈联“前时解榻临风处,半夜呼杯踏月归”,描绘了隐士日常生活中的一幕,通过“解榻”、“临风”、“呼杯”、“踏月”等细节,展现出其与自然的亲密无间,以及生活的闲适与诗意。这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画面,也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尾联“吟到菊花须再会,落霞孤鹜已秋飞”,以菊花作为秋季的象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期待,同时也预示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轮回。落霞孤鹜,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孤鹜飞翔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短暂而美好的感慨。整首诗在描绘隐逸生活的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精神自由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