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
出处:《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唐 · 孟浩然
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
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
洞庭一叶惊秋早,濩落空嗟滞江岛。
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
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
洞庭一叶惊秋早,濩落空嗟滞江岛。
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昔时:从前。风景:景色。
登临:登山游览。
地:地方。
今日:现在。
衣冠:士大夫,指参加宴会的人。
送别筵:告别宴会。
醉坐:喝醉后坐着。
自倾:独自倒酒。
彭泽酒:陶渊明在彭泽县时所酿的酒,象征隐居生活。
思归:思念归乡。
白云天:象征远方或仙境。
洞庭:洞庭湖。
一叶:一片落叶。
惊秋早:早早地感到秋天来临。
濩落:孤独、落寞。
滞:停留。
江岛:江中的小岛。
寄语:传达话语。
朝廷:朝廷。
当世人:当权者。
长安道:长安的大道,代指京城。
翻译
昔日登高赏景的地方,如今却成了衣冠济济的告别宴。醉酒独坐,怀念陶渊明的田园生活,遥望白云,心向故乡。
洞庭湖上落叶飘零,早早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我只能感叹滞留在这江岛上。
我想对当朝的官员们说,何时能再踏上回长安的大道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故土的无限留恋。开篇“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两句,描绘出诗人与友人共同经历过的美好时光以及现在分别时的情景,通过对比强调了离别之苦。
紧接着,“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表达了诗人在饮酒中暂时忘却愁绪,但内心深处依旧渴望回到故乡,眼前白云天空似乎成了他遥远家园的象征。
“洞庭一叶惊秋早,濩落空嗟滞江岛”两句,则是诗人借景抒情。洞庭湖上的落叶让诗人感受到时光易逝和离别之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牵挂。
最后,“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则是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表述,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渴望回到繁华都市——长安(今西安)的愿望,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社会和国家的关切。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