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畴涨麦云连海,绝壁蟠松盖倚天
出处:《次韵余子侯游石泉》
宋 · 黄公度
竹杖棕鞋意自便,藓墙莎径色相鲜。
平畴涨麦云连海,绝壁蟠松盖倚天。
竟日虎岩延眺瞩,何时蟹井费攀缘。
归来幽独不成寝,山月侵廊钟韵圆。
平畴涨麦云连海,绝壁蟠松盖倚天。
竟日虎岩延眺瞩,何时蟹井费攀缘。
归来幽独不成寝,山月侵廊钟韵圆。
注释
竹杖:手杖,用竹子制成。棕鞋:棕榈叶编制的鞋子。
意自便:随心所欲,自由自在。
藓墙:长满青苔的墙壁。
莎径:覆盖着莎草的小径。
平畴:平坦的田地。
涨麦云:大片的麦田像云海一样。
蟠松:盘旋生长的松树。
倚天:仿佛要触及天空。
虎岩:形状似虎的岩石。
眺瞩:远望。
蟹井:可能指有特殊景观或传说的地方。
攀缘:攀登。
幽独:孤独而静谧。
不成寝:难以入眠。
山月:山间的月亮。
钟韵圆:钟声悠扬,音调圆润。
翻译
手持竹杖穿棕鞋,随性自在行走在青苔小路。广阔的田野上麦浪如云,直达天边,峭壁上的松树盘曲似要触碰天空。
整天在虎岩上远望,不知何时能去蟹井探险。
回到家中独自一人难以入睡,山月照进走廊,钟声悠扬如同圆润的旋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公度以竹杖和棕鞋漫步在青苔覆盖的墙壁与莎草小径之间,环境清新自然。他欣赏着广袤的麦田如云海般翻滚,以及峭壁上蟠曲的松树直入云霄,显得壮观而高耸。他在虎岩上驻足远望,期待有朝一日能探访蟹井,但又感叹路途遥远。游历归来,独自一人,山月洒满长廊,伴随着悠扬的钟声,诗人难以入眠,思绪万千。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未知探索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