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兼野色苍茫去,月向淮心晃荡来
出处:《将至寿州初见淮山二首 其二》
宋 · 张耒
晚系孤舟古岸隈,蒹葭风定渚鸥回。
山兼野色苍茫去,月向淮心晃荡来。
秋色解将愁并至,年华偏与客相催。
青衫手板徒劳尔,富贵功名安在哉。
山兼野色苍茫去,月向淮心晃荡来。
秋色解将愁并至,年华偏与客相催。
青衫手板徒劳尔,富贵功名安在哉。
注释
孤舟:独自一人的小船。古岸隈:古老的河岸弯曲处。
蒹葭:芦苇。
淮心:淮河的中心。
秋色解将愁并至:秋天的景色似乎加重了忧愁。
青衫:古代读书人的服装。
徒劳尔:枉然,白费力气。
富贵功名:显赫的地位和名誉。
翻译
夜晚,我系舟于古老的河岸,芦苇丛中风静鸥鸟归巢。山色与野外的景色融为一体,苍茫无边,明月从淮河中心升起,波光荡漾。
秋天的景色似乎带来了更多的忧愁,时光匆匆流逝,催促着旅人老去。
即使身穿青衫,手持书板,这些努力又有何用?富贵功名又能在哪里寻得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景和表达旅途愁思的诗篇。开头两句“晚系孤舟古岸隈,蒹葭风定渚鸥回”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孤独的画面,孤舟停泊在古老的河岸边,水草摇曳之中带着风的节奏,而远处传来渚鸥的叫声,增添了几分秋意。
接下来的“山兼野色苍茫去,月向淮心晃荡来”则描绘了一幅广阔的自然景观。山与野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苍茫无边的秋色,而明亮的月光照射在诗人对淮水的思念上,似乎也带着一丝忧愁。
“秋色解将愁并至,年华偏与客相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愁绪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秋天的景色常让人生出无限感慨,而岁月更是不断地在提醒着行者。
末尾的“青衫手板徒劳尔,富贵功名安在哉”则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追问。诗人穿着简单的青衣,用手板作为书写工具,却感受到了一种徒劳无功的感觉。同时,也在思考那些追求财富、地位和功业的人,究竟能得到什么。
整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思,以及对于生命意义和价值追求的一种深刻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