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云台杖,恩波起涸鳞
出处:《江陵望幸》
唐 · 杜甫
雄都元壮丽,望幸歘威神。
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
风烟含越鸟,舟楫控吴人。
未枉周王驾,终期汉武巡。
甲兵分圣旨,居守付宗臣。
早发云台杖,恩波起涸鳞。
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
风烟含越鸟,舟楫控吴人。
未枉周王驾,终期汉武巡。
甲兵分圣旨,居守付宗臣。
早发云台杖,恩波起涸鳞。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宏大的京都元气壮美,期待着君王的降临带来威严神采。地理位置优越通往蜀地,天文星象指引北方秦川。
风烟中隐藏着越地的飞鸟,舟船控制着吴地的人们。
没有白费周王的车驾,最终会如汉武帝般巡游四方。
军事部署遵循圣意,守护重任交付给宗室重臣。
清晨从云台出发,皇恩如春水润泽干涸的鱼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壮的城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强盛和领袖英明的向往。开篇“雄都元壮丽,望幸歘威神”直接展现了诗人心中理想中的伟大都城及其非凡的气势。接着“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则是从地理和天文角度强调这座城市的重要性,它不仅连接着西方的蜀地,也映照着北方的秦地,显示出其在国家格局中的战略位置。
“风烟含越鸟,舟楫控吴人”一句,则转向了对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的描写。这里的“风烟”营造了一种迷离的氛围,而“越鸟”则可能象征着南方的文化或是诗人的某种情感寄托。“舟楫控吴人”则表现出水路交通的繁忙和对外来者的管理。
“未枉周王驾,终期汉武巡”一句,通过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于古代圣君贤相的怀念。周文王、周武王是西周时期的两位杰出君主,而“汉武巡”则指的是汉武帝刘彻,他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汉朝的一个鼎盛时刻。
“甲兵分圣旨,居守付宗臣”则转向了国家的军事和政务。这里的“甲兵”代表着精锐的军队,而“分圣旨”则表明这些军队受到了皇帝的直接指挥。“居守付宗臣”则强调了对忠诚官员的信任,体现出国家机制的运作。
最后,“早发云台杖,恩波起涸鳞”一句,通过“早发云台杖”,表现了诗人对于朝廷早晨执掌权力的描绘,而“恩波起涸鳞”则可能象征着政策的宽松或是君主对民众的慈悲。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历史情怀,也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驾驭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