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深知何以报,岁寒千尺涧边松
出处:《送张端明赴召 其九》
宋 · 周必大
公门如海亦如龙,解榻铃斋独见容。
惭愧深知何以报,岁寒千尺涧边松。
惭愧深知何以报,岁寒千尺涧边松。
注释
公门:官府。如海:深广如海。
亦如龙:又似龙潭。
解榻:接纳新人或贵客。
铃斋:官署中的静室。
独见容:只有在这里被接纳。
惭愧:内心感到羞愧。
深知:深深地明白。
何以报:用什么来回报。
岁寒:寒冬时节。
千尺涧边松:高大挺拔的松树生长在山涧边。
翻译
官府深广犹如大海,又似龙潭,只有在铃斋独处时才能接纳我。我内心充满惭愧,深知自己该如何回报这样的恩遇,就像寒冬中挺立的千尺松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送张端明赴召(其九)》。诗中,诗人以“公门如海亦如龙”来形容朝廷的威严和人才的汇聚,犹如大海深广,龙藏其中,显示出对张端明被召入朝的敬重。接下来,“解榻铃斋独见容”描绘了张端明在简朴的环境中受到特别礼遇,表达了诗人对他的赞赏和期待。
“惭愧深知何以报”表达了诗人的谦逊与感激之情,他深知自己无法用言语或行动充分回报对方的知遇之恩。最后,“岁寒千尺涧边松”以寒冬中挺立的松树为喻,寓意张端明将在艰难时刻坚守节操,如同涧边松一般坚韧不屈。整首诗寓言深刻,既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是对朝廷选贤任能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