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势香炉直,溪流峡水潺
出处:《题益阳清修寺》
宋 · 张栻
峰势香炉直,溪流峡水潺。
居然一兰若,唤作小庐山。
老木千崖表,孤亭万竹间。
明朝问征路,回首白云闲。
居然一兰若,唤作小庐山。
老木千崖表,孤亭万竹间。
明朝问征路,回首白云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峰势:山峰的形态。香炉:形状像香炉的山峰。
直:笔直。
居然:竟然。
兰若:僧舍,此处借指简朴的山中小屋。
小庐山:规模较小的庐山。
老木:古老的树木。
千崖:千重山崖。
孤亭:孤独的亭子。
明朝:明天。
征路:远行的道路。
回首:回头看。
白云闲:悠闲自在的白云。
翻译
山峰形状如香炉般笔直耸立,溪流穿过峡谷发出潺潺水声。这里竟然有一座像兰若(僧舍)的小山,被称作小庐山。
古老的树木遍布千崖峭壁,孤独的亭子坐落在万竹丛中。
明天就要踏上征途,回头望去,白云悠悠,显得悠闲自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中寺庙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峰势香炉直”一句,以形象的方式勾勒出山峰如同香炉般挺拔直立,既映衬出了寺庙所处环境的险峻,又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宗教氛围。紧接着,“溪流峡水潺”则以动听的溪水声响,增添了景观中的生机与动感。
“居然一兰若”转而描绘诗人在这山中发现了一处清幽之地,以“兰若”比喻寺庙的庄严与美好。随后的“唤作小庐山”则显得亲切而不失庄重,通过这样的称呼,展现了诗人对此地的喜爱和归属感。
“老木千崖表”和“孤亭万竹间”两句,以古老的树木和孤立的亭子作为意象,描绘出一幅时间沉淀、静谧安宁的画面。这些自然元素不仅是景观的装饰,更是寺庙氛围的一部分,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最后,“明朝问征路”和“回首白云闲”两句,则从诗人的内心世界探究到对未来行程的思考。清晨醒来,对未知的道路感到好奇,同时也能在白云之间找到一份悠闲自得的心境,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古木、竹林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对寺庙氛围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灵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