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却恨缘征讨,不得祝融峰上行
宋 · 李纲
衡岳峥嵘倚太清,长时雾雨少晴明。
我来却恨缘征讨,不得祝融峰上行。
我来却恨缘征讨,不得祝融峰上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余两过湖湘皆以事阻不到南岳今自衡趋潭意谓决可一到又以新讨降步谅之众不果往为之怅然成两绝句(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衡山的雄伟壮观,以及诗人因事务未能亲临其境的遗憾之情。
首句“衡岳峥嵘倚太清”,以“峥嵘”形容衡山的高峻险峭,与天相接,展现出衡山的巍峨气势。“太清”则指天空,此处用以强调衡山的高度和其与天空的接近,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次句“长时雾雨少晴明”,描述了衡山常年多雾雨,难得见晴朗天气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对能够亲眼目睹衡山晴日美景的渴望。
接着,“我来却恨缘征讨”,表达了诗人因公务繁忙而未能如愿前往衡山的遗憾之情。“征讨”二字,既点明了诗人当时的身份和职责,也暗含了对未能亲自体验自然美景的惋惜。
最后,“不得祝融峰上行”,“祝融峰”是衡山的最高峰,此处用以指代整个衡山,表达了诗人未能登顶欣赏全貌的遗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未能亲历的遗憾,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公务的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