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铭沙迹终难辨,羊石雄风尚可猜
出处:《拟寻邓尉梅花不果回舟次镇江》
清 · 光聪诚
江头买棹趁春回,万树空嗟邓尉梅。
未到铜坑看绰约,且凭铁瓮一徘徊。
鹤铭沙迹终难辨,羊石雄风尚可猜。
鸥鸟容吾亲浩荡,不妨盛世老樗材。
未到铜坑看绰约,且凭铁瓮一徘徊。
鹤铭沙迹终难辨,羊石雄风尚可猜。
鸥鸟容吾亲浩荡,不妨盛世老樗材。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光聪诚的《拟寻邓尉梅花不果回舟次镇江》描绘了诗人春天出行,本欲前往邓尉赏梅,但未能如愿,于是在返回途中经过镇江的情景。首句“江头买棹趁春回”写诗人乘船赶在春天回归之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时节的敏感。第二句“万树空嗟邓尉梅”则流露出对错过邓尉梅花盛开的遗憾,以“空嗟”二字传达出深深的惋惜之情。
“未到铜坑看绰约”中的“铜坑”可能是地名,诗人还未到达目的地就已想象着绰约的梅花之美,展现了他对梅花的期待和想象。接下来,“且凭铁瓮一徘徊”中的“铁瓮”指镇江的铁瓮城,诗人借此暂作停留,流连于当地风光。
“鹤铭沙迹终难辨,羊石雄风尚可猜”两句,通过“鹤铭沙迹”和“羊石雄风”的典故,寓言性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探寻和对英雄气概的追慕,尽管难以确切辨认,但仍能感受到其深远影响。
最后,“鸥鸟容吾亲浩荡,不妨盛世老樗材”以鸥鸟自比,表达诗人愿意在盛世中安度晚年,即使如同老樗(一种木质疏松的树,常比喻无用之材)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享受自然与宁静的生活。整首诗情感丰富,寓言深沉,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