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旆驯禽起,褰帷瀑溜侵
悠然想高躅,坐使变荒岑。
疏凿因殊旧,亭台亦自今。
静容猿暂下,闲与鹤同寻。
转旆驯禽起,褰帷瀑溜侵。
石稀潭见底,岚暗树无阴。
跻险难通屐,攀栖称抱琴。
云风开物意,潭水识人心。
携榼巡花遍,移舟惜景沈。
世嫌山水僻,谁伴谢公吟。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山水之美的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情感寄托。开篇“地里光图谶,樵人共说深”两句,既表现出诗人对于山中所见到的奇特景色感到惊叹,也反映出了与樵夫共同探讨这些自然之美的场景,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好奇。
“悠然想高躅,坐使变荒岑”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心旷神怡,以及由此产生的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疏凿因殊旧,亭台亦自今”两句则描绘出古迹与自然景观相互交融的情景,透露出时间流转和历史沉淀的意味。
“静容猿暂下,闲与鹤同寻”展示了诗人在山林间与动物共处的宁静生活,以及对自由自在境界的向往。“转旆驯禽起,褰帷瀑溜侵”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其中“转旆”指的是鸟儿展翅高飞,“褰帷”则是帐幔被风吹拂开,呈现出一种和谐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石稀潭见底,岚暗树无阴”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深邃与广阔自然景观的赞美。“跻险难通屐,攀栖称抱琴”则描绘出在崎岖不平的地形中,诗人依然能够找到宁静之地,抱琴自得,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生活的热爱和艺术创作的渴望。
“云风开物意,潭水识人心”两句则是诗人的哲理思考,通过自然景观来表达生命与宇宙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人性深处的洞察。“携榼巡花遍,移舟惜景沈”展现了诗人在美丽山水间徘徊忘返的情怀。
最后,“世嫌山水僻,谁伴谢公吟”则是诗人对于世俗眼光对待山水之美的不解,以及希望找到知音者共同欣赏自然之美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传递了一种超越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