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自远台城近,碧草绿液空掩映
出处:《赠朱仲谊之京师就其子启文养》
元 · 凌云翰
河桥柳青不忍折,临岐顿觉中肠热。
百年几见一代人,二月重为千里别。
我居北郭遭乱离,韦编大义犹日披。
有颀而长过我者,不通名姓知为谁。
借我大义汗漫读,因注首肯疑心服。
掷还上马竟南征,高举飘飘类鸿鹄。
明年我中己亥科,思之不见将柰何。
每从儒者谈彷佛,恐有仙客来经过。
昨者相逢知姓字,云是崆峒邹道士。
注得参同只自看,仍以苑经造馀子。
棘闱校卷又相逢,风帘官烛摇秋红。
诗成不许众吏写,八分作字何其工。
从此文游成莫逆,学不能同颇能识。
作文状我衰陋容,三诵真如见颜色。
今春人作凤台行,佳儿彩服遥相迎。
西子湖头一杯酒,三叠阳关歌渭城。
渭城自远台城近,碧草绿液空掩映。
行行无限好江山,物色分留待吟咏。
江东日暮多白云,见云未必如见君。
云间若有双飞鹤,为我衔来天上文。
百年几见一代人,二月重为千里别。
我居北郭遭乱离,韦编大义犹日披。
有颀而长过我者,不通名姓知为谁。
借我大义汗漫读,因注首肯疑心服。
掷还上马竟南征,高举飘飘类鸿鹄。
明年我中己亥科,思之不见将柰何。
每从儒者谈彷佛,恐有仙客来经过。
昨者相逢知姓字,云是崆峒邹道士。
注得参同只自看,仍以苑经造馀子。
棘闱校卷又相逢,风帘官烛摇秋红。
诗成不许众吏写,八分作字何其工。
从此文游成莫逆,学不能同颇能识。
作文状我衰陋容,三诵真如见颜色。
今春人作凤台行,佳儿彩服遥相迎。
西子湖头一杯酒,三叠阳关歌渭城。
渭城自远台城近,碧草绿液空掩映。
行行无限好江山,物色分留待吟咏。
江东日暮多白云,见云未必如见君。
云间若有双飞鹤,为我衔来天上文。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赠朱仲谊之京师就其子启文养》描绘了送别友人朱仲谊的情景。首句“河桥柳青不忍折”,以河畔依依不舍的柳树象征离别之情,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惋惜。接下来的诗句“临岐顿觉中肠热”、“百年几见一代人,二月重为千里别”,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伤感和岁月的无情。
诗人感慨自己身处战乱之中,但仍坚持研读儒家经典,“韦编大义犹日披”,表达了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在人群中,他注意到一个身材魁梧的人,虽然不知姓名,但对方的学识让他心生敬佩。“借我大义汗漫读,因注首肯疑心服”,描述了友人对经典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
友人带着满腹经纶上路,诗人期待他未来科举得意,“明年我中己亥科,思之不见将奈何”,流露出对友人的祝福和自己的期待。他们虽学识不同,却能互相欣赏,成为莫逆之交。“作文状我衰陋容,三诵真如见颜色”,通过友人的文章,诗人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形象,感受到友情的深厚。
最后,诗人想象友人在京城的生活,与儿子共饮,畅谈诗文,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