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卒晨告痡,及暮靡啸歌
出处:《送都宪高先生总督漕运》
明 · 湛若水
飞挽地僵仆,海运天翻波。
圣皇制国计,全功在漕河。
河水亦有竭,民力岂云多。
榜卒晨告痡,及暮靡啸歌。
妻孥终岁别,生死在网罗。
去年千里赤,十室九蓬科。
骨肉且相食,他人将若何。
根蠹花不实,生理宁有他。
君子秉明德,调剂使平和。
干禄有恺悌,刚柔无僣差。
如何民物遂,国祚同无涯。
圣皇制国计,全功在漕河。
河水亦有竭,民力岂云多。
榜卒晨告痡,及暮靡啸歌。
妻孥终岁别,生死在网罗。
去年千里赤,十室九蓬科。
骨肉且相食,他人将若何。
根蠹花不实,生理宁有他。
君子秉明德,调剂使平和。
干禄有恺悌,刚柔无僣差。
如何民物遂,国祚同无涯。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湛若水所作的《送都宪高先生总督漕运》,描绘了漕运对国家的重要性以及其中百姓的艰辛。首句“飞挽地僵仆,海运天翻波”形象地展现了漕运船只的繁忙与艰难,暗示着运输过程中的辛苦与危险。接着,诗人强调了圣明君主通过漕河管理国家经济的智慧,“圣皇制国计,全功在漕河”。
然而,诗人也揭示了漕运背后的社会问题,“河水亦有竭,民力岂云多”,指出即使河水有限,民众的劳役负担仍然沉重。百姓生活困苦,“榜卒晨告痡,及暮靡啸歌”,妻离子散,生死未卜。“去年千里赤,十室九蓬科”进一步描绘了饥荒的严重,甚至到了骨肉相残的地步。
诗人深感忧虑,“根蠹花不实,生理宁有他”,社会根基腐败,民生凋敝。他期盼君子如高先生能以公正明德来调节,实现社会的平衡和谐,“君子秉明德,调剂使平和”。最后,诗人寄希望于官员们能公正无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干禄有恺悌,刚柔无僣差。如何民物遂,国祚同无涯”。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表达了对漕运制度下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公正治理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