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准此,维以令终
出处:《自箴四章》
清 · 沈蕙玉
天生蒸民,有觉其性。
阴阳肇判,含元达顺。
琴瑟载咏,蘋蘩攸司。
夙夜用敬,犹惧或亏。
无曰深闺,莫余云觌。
淑慝在躬,指视暗室。
维椒与兰,植于中田。
我思君子,淑慎寒渊。
先民有言,言不出阃。
牝鸡之晨,厥家用损。
节以应佩,琴以和神。
词苟或费,宁默而存。
勿尚尔舌,寸心是弛。
既悔而追,不胫千里。
嗟嗟愚盲,慎其德间。
鹦鹉多言,只名文禽。
纻纩在笥,焕乎有烂。
凄其以风,滋我永叹。
维织与纴,为坊厥心。
舍业而嬉,淫慝相寻。
野有络纬,振迅其翼。
尔安用媮,微羽所疾。
虽有孔翠,不如春蚕。
之子纂组,不如布缣。
冀妻如宾,孟光举案。
夫岂矫情,偷惰斯远。
啼眉折腰,邦国之妖。
彼昏罔知,反以用骄。
幽闲贞静,曰配君子。
载色载笑,若佐之史。
敬而能和,穆如清风。
修身准此,维以令终。
阴阳肇判,含元达顺。
琴瑟载咏,蘋蘩攸司。
夙夜用敬,犹惧或亏。
无曰深闺,莫余云觌。
淑慝在躬,指视暗室。
维椒与兰,植于中田。
我思君子,淑慎寒渊。
先民有言,言不出阃。
牝鸡之晨,厥家用损。
节以应佩,琴以和神。
词苟或费,宁默而存。
勿尚尔舌,寸心是弛。
既悔而追,不胫千里。
嗟嗟愚盲,慎其德间。
鹦鹉多言,只名文禽。
纻纩在笥,焕乎有烂。
凄其以风,滋我永叹。
维织与纴,为坊厥心。
舍业而嬉,淫慝相寻。
野有络纬,振迅其翼。
尔安用媮,微羽所疾。
虽有孔翠,不如春蚕。
之子纂组,不如布缣。
冀妻如宾,孟光举案。
夫岂矫情,偷惰斯远。
啼眉折腰,邦国之妖。
彼昏罔知,反以用骄。
幽闲贞静,曰配君子。
载色载笑,若佐之史。
敬而能和,穆如清风。
修身准此,维以令终。
鉴赏
这首诗《自箴四章》由清代诗人沈蕙玉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个人品德修养的深刻思考与自我警醒。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旨在强调道德自律的重要性。
“天生蒸民,有觉其性。”开篇即点明人之初性本善,自然赋予人类感知与分辨是非的能力。“阴阳肇判,含元达顺。”进一步阐述宇宙秩序与人性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顺应自然法则的重要性。
“琴瑟载咏,蘋蘩攸司。”以音乐与祭祀活动象征精神与道德的滋养,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和谐。“夙夜用敬,犹惧或亏。”强调昼夜不息地保持敬畏之心,避免任何可能的过失。
“淑慝在躬,指视暗室。”告诫人们内心邪恶的念头如同暗室中的阴影,需要时刻警惕。“维椒与兰,植于中田。”以椒兰比喻美德,种植在心灵的田野上,象征着美德的培育与成长。
“我思君子,淑慎寒渊。”表达了对君子品德的向往与追求,强调道德的高洁与深远。“先民有言,言不出阃。”引用古训,强调女性在家中的角色与责任,不应轻率言行。
“节以应佩,琴以和神。”通过佩戴饰品与弹琴来调和身心,象征着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的统一。“词苟或费,宁默而存。”告诫人们言语应当谨慎,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勿尚尔舌,寸心是弛。”警告不要过于注重言语的表现,而忽视内心的修养。“既悔而追,不胫千里。”强调错误行为一旦发生,后果难以挽回。“嗟嗟愚盲,慎其德间。”最后,诗人发出呼吁,警示人们要谨慎对待道德修养的每一个细节。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深刻反思与自我要求,以及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