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是无怀民,县车避朝徵
出处:《寓目水石藤树人物》
明 · 卢楠
青天出片石,古木垂寒藤。
下有太古士,姓字不可称。
暝坐游九垓,元气随所乘。
恐是无怀民,县车避朝徵。
人生苦劳役,视此将无惩。
方为枪榆鴳,何羡天池鹏。
下有太古士,姓字不可称。
暝坐游九垓,元气随所乘。
恐是无怀民,县车避朝徵。
人生苦劳役,视此将无惩。
方为枪榆鴳,何羡天池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与隐士形象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首句“青天出片石”,以“片石”突显其孤傲独立之态,仿佛从天际中脱颖而出,象征着某种超凡脱俗的存在。接着“古木垂寒藤”,古木苍老,寒藤缠绕,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下有太古士,姓字不可称。”点出画面中心的人物——一位远古时代的士人,其身份神秘,不为人知,隐居于此,与世隔绝。这不仅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感,也暗示了他可能拥有非凡的智慧或超然的境界。
“瞑坐游九垓,元气随所乘。”描述这位士人在夜晚沉思冥想,仿佛穿越于天地之间,与宇宙的原始气息相融合,达到了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状态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恐是无怀民,县车避朝徵。”引用古代传说中的无怀氏之民,他们生活在没有官制、战争和纷争的理想社会中。这里诗人借以表达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中劳役和纷扰的反感。
“人生苦劳役,视此将无惩。”直抒胸臆,感叹人生的艰辛和劳碌,认为面对这样的生活,应该有所反思,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方为枪榆鴳,何羡天池鹏。”以“枪榆鴳”比喻平凡的生活,与“天池鹏”相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接受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认为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追求高远的目标,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隐士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憧憬。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意境深远,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