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万山皆平沈,鳌撑无力海水深
出处:《蓬莱阁望诸岛歌》
清 · 赵执信
君不见不周崩摧地维裂,东南海溅共工血。
千山万山皆平沈,鳌撑无力海水深。
女娲拣石炼天色,余块累累向空掷。
落处蓬莱浅且清,看当霜雪寒逾碧。
长山西接沙门长,鼍矶北去凌苍苍。
牵牛灭没见尻臂,大竹小竹争颉颃。
或如星槎堕河汉,或如古鼎腾光芒。
鱼鼋戢戢尽昂首,云霞历历森成行。
余者琐细不足数,鸥浮鹭立参微茫。
雄观何年付高阁,丹丘县圃檐间落。
云卧分明见凤麟,天飞真拟骖鸾鹤。
惊风飒飁碣石来,银涛连山中划开。
漂摇岛屿相摩戛,激荡海底生轰雷。
登高望远心易哀,黄昏白日须臾催。
半城烟火下山路,身是仙人被放回。
千山万山皆平沈,鳌撑无力海水深。
女娲拣石炼天色,余块累累向空掷。
落处蓬莱浅且清,看当霜雪寒逾碧。
长山西接沙门长,鼍矶北去凌苍苍。
牵牛灭没见尻臂,大竹小竹争颉颃。
或如星槎堕河汉,或如古鼎腾光芒。
鱼鼋戢戢尽昂首,云霞历历森成行。
余者琐细不足数,鸥浮鹭立参微茫。
雄观何年付高阁,丹丘县圃檐间落。
云卧分明见凤麟,天飞真拟骖鸾鹤。
惊风飒飁碣石来,银涛连山中划开。
漂摇岛屿相摩戛,激荡海底生轰雷。
登高望远心易哀,黄昏白日须臾催。
半城烟火下山路,身是仙人被放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蓬莱阁上所见的壮丽景象,以神话传说为背景,展现了天地初开时的壮观场面。诗人通过“不周崩摧”和“共工血溅”的典故,象征着天地的创世之变,山海动荡。女娲补天的神话被巧妙融入,石头落下形成各异的奇景,如星槎、古鼎,生动而富有想象力。
接着,诗人描述了长山、鼍矶等地的景象,以及奇特的自然现象,如牵牛星的消失和竹子的形态各异。画面中的鱼鼋、云霞和鸥鹭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氛围。然而,这些美景最终只能在高阁之上欣赏,暗示着人间与仙境的隔阂。
最后,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无常,黄昏与白日的交替象征着生命的短暂,而半城烟火和山路归途则让人感到一丝尘世的牵绊。整首诗以仙人的视角,寓言般地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