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本至清谁曰盗,溪虽可染却名愚
出处:《小反岭》
宋末元初 · 于石
泉本至清谁曰盗,溪虽可染却名愚。
一夫作难随倾覆,千古青山独受污。
一夫作难随倾覆,千古青山独受污。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泉:清澈的泉水。本:本来。
至清:非常清澈。
谁曰:怎能说。
盗:贼源。
溪:小溪。
虽:虽然。
可染:可以被污染。
却:但是。
名:命名。
愚:愚蠢。
一夫:一个人。
作难:挑起事端。
随倾覆:随之倾覆。
千古:千百年。
青山:青山。
独受污:独自承受污染。
翻译
泉水本来极为清澈,怎会有人说它是贼源?小溪虽然可以被污染,但它的名字仍然叫愚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流不为泥沙所染的高洁情操,以及面对困境时个人坚守正义的孤独与悲壮。诗人通过泉水的清澈和溪流可能被污染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名誉和品格的看重。不畏艰难,独自承受世俗的不理解和诽谤,这种态度在千古青山面前显得尤为孤独。
泉水之清,不因他人而有所改變,象征着诗人的坚守本心。溪流虽小,却也可能被外界的污染所影响,暗喻世事多变,而个人却要保持自己的纯洁。这是一种对自我修养的追求,也是对周围环境的无奈认知。
“一夫作难随倾覆”这句表达了面对困境时个人的不屈不挠,虽然孤独,却坚持到了最后。最后一句“千古青山独受污”,则是在强调这种坚守正义的行为,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多么的孤独和悲壮。这不仅是对个人品格的赞美,更是对整个社会环境的一种批判。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操守的重视,以及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坚持真理所表现出的孤独与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