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作山中客,放浪谁检束
出处:《别李周卿二首》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城居日蛙黾,局促复局促。
去作山中客,放浪谁检束。
溪光淡于冰,山骨净如玉。
怀我同心人,团茅住深竹。
垂纶鲜可食,种秫酒亦足。
石坛三万丈,醉眼天一粟。
安得万里风,相从两黄鹄。
去作山中客,放浪谁检束。
溪光淡于冰,山骨净如玉。
怀我同心人,团茅住深竹。
垂纶鲜可食,种秫酒亦足。
石坛三万丈,醉眼天一粟。
安得万里风,相从两黄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开篇“城居日蛙黾,局促复局促”形象地展现了城市生活中的拘束与压抑,犹如被束缚的青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接着,“去作山中客,放浪谁检束”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束缚,到山林间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
“溪光淡于冰,山骨净如玉”两句,以淡雅的山水景致象征内心的宁静与纯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向往。接下来,“怀我同心人,团茅住深竹”表达了诗人对志同道合之人的思念,以及在深竹之中与知己共居的愿望,体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
“垂纶鲜可食,种秫酒亦足”两句,通过描述钓鱼和酿酒的生活方式,展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给自足生活的喜爱。最后,“石坛三万丈,醉眼天一粟”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世界的豪迈与洒脱,而“安得万里风,相从两黄鹄”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一同飞翔于广阔的天空,共享自由与快乐的心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友情及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深刻的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