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白璧偏堪点,何处朱弦不可怜
出处:《答用晦丈时有三诗极为余致不平之感且订后期》
明 · 王世贞
高枕怀人忽黯然,西江尺素自鸿边。
无言白璧偏堪点,何处朱弦不可怜。
纵酒此生终得计,论文它代别为权。
与君商略嵇康驾,紫气湓城在几年。
无言白璧偏堪点,何处朱弦不可怜。
纵酒此生终得计,论文它代别为权。
与君商略嵇康驾,紫气湓城在几年。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答用晦丈时有三诗极为余致不平之感且订后期》。诗中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又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同时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历史人物的思考。
首联“高枕怀人忽黯然,西江尺素自鸿边”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枕着枕头思念远方的朋友,信件从遥远的西江传来,如同鸿雁传书,传递着友情的温暖与慰藉。这里运用了“高枕”、“西江尺素”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怀念。
颔联“无言白璧偏堪点,何处朱弦不可怜”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以“白璧”比喻纯洁无瑕的友情,“朱弦”象征美好的音乐,通过“偏堪点”和“不可怜”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怜惜之情。这里的“点”和“怜”字,既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瑕疵和遗憾的接纳。
颈联“纵酒此生终得计,论文它代别为权”转而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人认为,即使在人生的道路上遭遇困难和挫折,只要能够保持乐观的态度,最终都能找到自己的道路。同时,通过“论文它代别为权”,诗人或许是在探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差异和价值取向,暗示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
尾联“与君商略嵇康驾,紫气湓城在几年”则是对未来的展望和对友情的承诺。诗人邀请朋友共同探讨历史人物嵇康的故事,暗示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未来合作的期待。同时,“紫气湓城”可能寓指某种神秘或美好的未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也蕴含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深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