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欣耳界常清净,渐放心君得自由
宋 · 张耒
浮生已老付悠悠,未免饥寒目下忧。
全仗黄庭能却老,那堪白发更悲秋。
所欣耳界常清净,渐放心君得自由。
垒块苦消消未尽,每逢风月亦閒愁。
全仗黄庭能却老,那堪白发更悲秋。
所欣耳界常清净,渐放心君得自由。
垒块苦消消未尽,每逢风月亦閒愁。
注释
浮生:一生。悠悠:长久、无尽。
未免:难免。
饥寒:饥饿和寒冷。
目下:眼前。
黄庭:道教典籍,这里指修炼以求长生的秘术。
却老:抵抗衰老。
那堪:怎能忍受。
白发:白发,象征衰老。
悲秋:因秋天的凄凉而感伤。
耳界:听觉世界。
清净:安宁、平静。
放心君:放开心灵的你。
自由:心灵的解脱。
垒块:堆积的忧愁或烦恼。
消消:逐渐消减。
风月:自然景色,代指美好的时光。
閒愁:闲散的愁绪。
翻译
一生忙碌已成过往,眼前仍为温饱忧虑。全靠黄庭秘术抵抗衰老,哪堪白发丛生又逢秋意。
欣喜的是耳边常有宁静,渐渐放下心事,获得自由。
堆积的烦恼难以消除,即使在风花雪月时也充满闲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耒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开篇“浮生已老付悠悠”描绘出诗人对自己生命如同流水般逝去的感受,而“未免饥寒目下忧”则表现了他对于物质困境的担忧。
接着,“全仗黄庭能却老, 那堪白发更悲秋”中的“黄庭”指的是道教的修炼之地,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希望通过道法来延缓时光流逝和衰老,但即便如此,也无法挽留白发带来的秋意萧索。
而在“所欣耳界常清净,渐放心君得自由”中,诗人似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开始接受并享受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
最后,“垒块苦消消未尽,每逢风月亦閒愁”则透露出尽管物质生活上的困顿还未完全消除,但每当遇到佳节或美好景致时,诗人仍旧会感到一种闲适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在晚年对于生命、时间、物质和精神之间关系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