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江山跨七泽,烟雨接三湘全文

江山跨七泽,烟雨接三湘

出处:《襄阳作
唐 · 崔湜
庙堂初解印,郡邸忽腰章。
按节巡河右,鸣驺入汉阳。
城临南岘出,树绕北津长。
好学风犹扇,誇才俗未忘。
江山跨七泽,烟雨接三湘
蛟浦菱荷净,渔舟橘柚香。
醉中求习氏,梦里忆襄王。
宅坏仍思凤,碑存更忆羊。
下车惭政美,闭阁幸时康。
多谢南征术,于今尚不亡。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襄阳城郊风光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怀念。开篇“庙堂初解印,郡邸忽腰章”写出了一个庄严肃穆的场景,庙堂是古代祭祀的地方,解印可能指的是官方的印信被解开,预示着朝廷或地方政府的某种仪式即将开始。"郡邸忽腰章"则形象地描绘了官员佩戴的腰章,这些细节都在营造一种正式而庄重的氛围。

诗人接着写道“按节巡河右,鸣驺入汉阳”,这里的“按节”可能是指依据一定的节奏或规则进行行进,“巡河右”则表明了巡视的方向是在河流的右侧,而“鸣驺”是一种古代的交通工具,如同马车,"入汉阳"则指向诗人所在之地汉阳的方向。

下一句“城临南岘出,树绕北津长”,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襄阳城郊的壮丽。"城临南岘出"可能是说城市紧邻着山峦,而“树绕北津长”则描绘了一条河流两岸林木葱茏,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接下来的“好学风犹扇,誇才俗未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文人墨客中那些好学之士的怀念,他们的风范犹如扇子般传递着,而他们的才华和名声在民间尚未淡忘。

“江山跨七泽,烟雨接三湘”一句则描绘了襄阳周边的自然景观,"江山跨七泽"可能是指江河纵横交错,而“烟雨接三湘”则形象地表现了一种迷离朦胧的气氛。

诗中还有一段对历史文化遗迹的怀念:“宅坏仍思凤,碑存更忆羊。”这里所谓的“宅”和“碑”,都是古代建筑或刻石,它们虽然已经破败,但诗人心中依然保留着它们的影子,"思凤"和"忆羊"则是对历史人物或故事的怀念。

最后,“下车惭政美,闭阁幸时康。多谢南征术,于今尚不亡。”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赞赏和保存。

整首诗通过对襄阳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遗迹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深厚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