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飞天寿月,泪尽海棠秋
出处:《顾云美六十》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寂寞松风寝,先皇御翰留。
心飞天寿月,泪尽海棠秋。
故国谁高卧,斯人更远游。
乱离过六十,知己在沧洲。
心飞天寿月,泪尽海棠秋。
故国谁高卧,斯人更远游。
乱离过六十,知己在沧洲。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顾云美六十》其一。诗中描绘了对已故先皇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故国和知己的深深眷恋。
首句“寂寞松风寝”,以松风的寂寥衬托出内心的孤独与哀思,仿佛先皇的陵寝在静谧的松林中沉睡,引出了对往昔的追忆。接着,“先皇御翰留”点明了对先皇遗墨的珍视,表达了对先皇的敬仰与怀念。
“心飞天寿月,泪尽海棠秋”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内心的情感比作飞向天边的月亮,以及泪水如秋日海棠花般流淌,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先皇的思念之深,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故国谁高卧,斯人更远游”则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对自身漂泊不定生活的无奈。诗人似乎在问,谁还在故国高枕无忧,而自己却只能四处漂泊,远离家乡。
最后,“乱离过六十,知己在沧洲”总结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世界。经历了六十年的动荡岁月,诗人仍然坚守着对故国的深情与对知己的怀念,即使身在远方,心仍系于故土与友情之间。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国家、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