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来远渡,尽日上高城
出处:《秋日登南城台》
宋 · 陶弼
江国家书少,秋台寒草生。
无人来远渡,尽日上高城。
落照悬渔市,孤烟起戍营。
东篱故园菊,又向酒中倾。
无人来远渡,尽日上高城。
落照悬渔市,孤烟起戍营。
东篱故园菊,又向酒中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江:比喻家书稀少。少:稀少。
秋台:秋天的高台。
寒草:寒冷季节的草。
无人:没有访客。
远渡:远行来访。
尽日:整天。
高城:高处的城楼。
落照:落日余晖。
悬:悬挂。
渔市:渔夫的市场。
孤烟:孤独的炊烟。
戍营:守卫军营。
东篱:古代隐士常种菊花的地方。
故园:故乡。
菊:菊花。
倾:倒入。
翻译
家书稀少如江水,秋台上草已生长。无人远行来访,整天独自登高望城。
夕阳映照着渔市,孤独炊烟升起在军营。
东篱边的老菊花,又在酒杯中倾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登高远望的景象,诗人身处江边的南城台上,感叹家书稀少,四周只有秋台上的荒草点缀着寂寥。他独自一人,没有同伴前来,整日里只能登上高城,遥望远方。夕阳西下,照亮了渔市,而戍营处则升起一缕孤烟,增添了凄清的氛围。最后,诗人借东篱下的菊花凋零,暗示时光流逝,只能在饮酒中寄托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寥寥几笔勾勒出秋日的萧瑟与个人的孤独感,情感深沉,意境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