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识面,要且已消魂
出处:《寄西山胡汾》
唐 · 贯休
待价欲要君,山前独灌园。
虽然不识面,要且已消魂。
鹿睡红霞影,泉淋白石门。
伊余心更苦,何日共深论。
虽然不识面,要且已消魂。
鹿睡红霞影,泉淋白石门。
伊余心更苦,何日共深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待价:等待合适的时机或价格。欲:想要。
君:您,指对方。
独:独自。
不识面:未曾见面。
要且:即使如此。
消魂:心神摇荡,非常喜爱。
鹿睡:鹿儿在休息。
红霞影:红霞映照。
泉淋:泉水冲洗。
白石门:白石装饰的门。
伊余:我。
心更苦:心情更加苦涩。
何日:何时。
深论:深入交谈。
翻译
我期待着与你相遇,独自在山前耕耘田园。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但你已令我心醉神迷。
鹿儿在红霞中沉睡,泉水洗涤着白石的门扉。
我的心更加苦涩,不知何时能与你深入交谈。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的作品,名为《寄西山胡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渴望共度时光的情感。
"待价欲要君,山前独灌园。虽然不识面,要且已消魂。" 这几句描绘了一种情景:诗人在等待着某个人,或许是一位朋友或知己,在山前的花园里独自浇灌。尽管两人从未谋面,但这种期待和思念已经让诗人的心灵深受触动,仿佛魂魄已被这份渴望所消融。
"鹿睡红霞影,泉淋白石门。" 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鹿在晚霞的映照下安然入睡,而清泉潺潺流过洁白的石门。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欣赏,也传达了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伊余心更苦,何日共深论。" 最后两句表露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因为无法实现与友人的相聚而感到更加心苦。他在询问,何时能够与这位朋友一同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整首诗通过对山前花园独自浇灌、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未知面孔朋友的思念和渴望相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期待。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的高洁情操以及他们对于精神交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