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书薨岁,铜龙表葬时
出处:《赠悼怀太子挽歌辞二首 其一》
唐 · 白居易
竹马书薨岁,铜龙表葬时。
永言窀穸事,全用少阳仪。
寿夭由天命,哀荣出圣慈。
恭闻褒赠诏,轸念在与夷。
永言窀穸事,全用少阳仪。
寿夭由天命,哀荣出圣慈。
恭闻褒赠诏,轸念在与夷。
注释
竹马:儿童游戏,这里指童年时代。书薨:记载去世的时间。
铜龙:古代计时器,这里指晷表,一种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工具。
表葬时:确定下葬的时刻。
窀穸:墓穴,指安葬之事。
少阳仪:古代丧葬礼节,因君主年轻,故称‘少阳’。
寿夭:寿命的长短。
哀荣:指对死者的哀悼和荣誉。
圣慈:对皇帝的尊称,意为圣明仁慈。
褒赠:朝廷对死者或其家属的封赏。
轸念:深切挂念。
与夷:泛指国内外的民众,夷古代指外族。
翻译
骑竹马的年纪已逝去,铜龙晷表显示着下葬的时刻。长久地谈论着安葬的事宜,全都依照少年君主的礼仪。
寿命长短由天意决定,悲哀荣耀出自皇帝的仁慈。
恭敬地听到褒扬追赠的诏书,心中挂念着国内外的民众。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名为《赠悼怀太子挽歌辞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对逝者深切的哀思与不舍,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竹马书薨岁,铜龙表葬时。"
这两句通过“竹马”和“铜龙”的比喻,描绘出逝者的生前与死后的情景。“竹马”往往用来形容儿童的玩具,而这里则暗示太子曾经如同孩童般活泼可爱,但现今却已离世。"铜龙表葬时"则指的是墓地的装饰,通过“铜龙”这一豪华的物象,显示出逝者身份的尊贵。
"永言窀穸事,全用少阳仪。"
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生前往事的缅怀和记忆,以及按照适当礼节进行葬礼的庄重。"永言"意味着永久的话语,即对逝者的记念不会消逝;"窀穸事"指的是墓葬之事,而“全用少阳仪”则是说葬礼完全依照了古代“少阳”时节的礼仪进行。
"寿夭由天命,哀荣出圣慈。"
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长短无常以及逝者身份尊贵的感叹。“寿夭由天命”表达了一种宿命论,即人的寿命是由上天决定的;“哀荣出圣慈”则指的是对逝者的哀悼之情,是由于其本身的尊贵地位所引发的皇家恩泽。
"恭闻褒赠诏,轸念在与夷。"
这两句诗中,“恭闻”表示恭敬地听从圣旨;“褒赠诏”是指皇帝赐予的赏赐和谕令;"轸念在与夷"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生前交往的深切思念,其中“轸”字意味着难以忘怀,“于夷”暗示了逝者的身份。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的回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逝者尊贵地位的哀悼,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庄重的情感。白居易以其擅长的平实语言和深情的笔触,将这种复杂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