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版原文
董节妇,姓袁氏,江西吉安之永丰人也。
年二十而夫死,以姑在,不从死,许身以节,事其姑良孝
。
正德中,闽寇寇永丰,妇及姑被执,妇固万死不可辱矣,
又持其姑哀泣请死,求贼生之。
会夫之兄董凤求贼生其母,亦哀泣请死。
贼义之,皆得生去。
同执者金生亲见之云。
余友人胡涍为县永丰,胡则胡节妇子也。
故诵节妇事甚详。
节妇有遗腹子,已殇。
殇子名行仁,节妇孙矣。
妇今年八十有六,行仁走千里来吴会,乞赠言为大母寿。
吾知寿非大母心也,赋《董节妇》。
然胡永丰又曰:“有刘某妻罗氏者,骂贼投井而死。
”盖同时矣。
闽酋昔寇永丰县,董家袁妇遭兵乱。
不惟全节全其姑,万刃交前颜不变。
夫之母,宁独死。
夫之兄,又请死。
岂曰妇人惭,孝子悲,辞鬼神,慑烈气,金石开。
妇求生姑子生母,一时争死天所哀。
至情感贼贼敛手,谁其见之金秀才。
董节妇,节孝两难及。
二十守寡逾八十,寒江冻雪孤筠立。
有孙千里来乞文,告余往事青袍湿。
骂贼投井死亦奇,当时更有刘家妻。
鉴赏
这首明代王叔承的《董节妇》描绘了一位在战乱中坚守节操的女性形象。诗中的董家袁妇,在闽酋入侵永丰县时,不仅保全了自己的贞节,更展现出对婆婆和兄长的深深孝义。面对生死抉择,她请求活下来以照顾姑子和母亲,这种至情至性感动了贼人,使之退却。她的事迹感人至深,连金石也为之动容。诗人赞美董节妇的节孝双全,她从二十岁守寡到八十多岁,坚韧如孤筠立于寒江雪中。她的孙辈千里迢迢来求取她的事迹,叙述时泪湿青袍,可见其影响深远。最后提到的刘家妻,虽未详述,但同样以骂贼投井的英勇行为增添了诗篇的悲壮色彩。整体上,这首诗赞扬了董节妇的高尚品德和坚贞不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