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持节去,云水满前程
出处:《送郎使君赴郢州》
唐 · 司空曙
使君持节去,云水满前程。
楚寺多连竹,江樯远映城。
登楼向月望,赛庙傍山行。
若动思乡咏,应贻谢步兵。
楚寺多连竹,江樯远映城。
登楼向月望,赛庙傍山行。
若动思乡咏,应贻谢步兵。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使者或官员。持节:手持符节,古代使者出使时的凭证。
楚寺:楚地的寺庙。
连竹:与竹林相连。
江樯:江上的船只。
登楼:登上高楼。
向月望:朝向月亮眺望。
赛庙:举行祭祀活动的庙宇。
思乡咏:思念家乡的诗歌。
应贻:应该会赠予。
谢步兵:指东晋诗人谢灵运,曾任步兵校尉,擅长写山水诗。
翻译
使者手持符节离去了,前途如云水般广阔。楚地的寺庙多与竹林相连,江上的船只遥遥映衬着城市。
登上高楼眺望月亮,祭祀的队伍沿着山道前行。
若起了思念家乡的情思,恐怕会赠诗给那位退隐的谢步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即将启程赴任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离别之情的深沉表达。"云水满前程"一句,不仅形象地展现了使君旅途中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他未来路途上的无限可能。
"楚寺多连竹,江樯远映城"两句,通过对楚地寺庙中连绵的竹林和远处江水映照下的城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辽阔的意境。这些自然景物仿佛也在为使君即将踏上的旅程加上一份神秘与庄重。
"登楼向月望,赛庙傍山行"两句,则是对使君登临高处,仰望明月,并在山间寺庙游走的生动描绘。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流露出对远方朋友或亲人的思念。
最后一句"若动思乡咏,应贻谢步兵"则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如果内心涌现出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就应该向行军中的士兵致以最诚挚的谢意。这不仅是对离别之痛的抒发,也是对征途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一种肯定。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使君赴任时的情感世界,以及诗人自己对于朋友离别所怀有的深切情感。